世說新語>民俗信仰討論區
| 類型 | 張貼者 | 性別 | 討論主題 | 發表日期 | |||
| 普通件 | 木瓜 | 男 | 清朝台府志與台灣縣志記載大道公廟資料 | 2006-04-08 19:32:35 | |||
| 恭祝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聖誕千秋 本文資料包抬台南市與府縣二志記載台南縣部份鄉鎮資料 南縣部份有永康市、仁德、歸仁、關廟、新化等鄉鎮 【六興境內新街開山宮】 康熙廿十五年郡守蔣毓英:台灣府志卷之六:廟宇 慈濟宮:一在府治西定坊。 康煕卅十五年巡道高拱乾主修:台灣府志卷九外志、寺觀(附宮廟) 慈濟宮:一在附郭縣西定坊。 康煕五十一年知府周元文主修:重修台灣府志卷九外志、附宮廟 慈濟宮:一在附郭縣西定坊。 康熙五十九年歲貢生陳文達纂輯:臺灣縣志卷九雜記志、寺廟 開山宮:在西定坊、祀吳真人。一在新街,曰開山宮。 真人吳姓,名本,生於太平興國四年,不茹葷、受室。 業醫,以活人為心,按病投藥,遠近皆以為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肖像事之,祈禱輒應。 適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慶元間,敕為「忠顯」。 ]開禧二年,封為「英惠侯」。 自是,廟宇遍於漳、泉之間,臺人多建廟祀之。 或稱大道公廟、或稱真君廟、或稱開山宮,名異而實則同也。 乾隆六年巡道劉良璧纂修: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卷九典禮祠祀臺灣府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街民重修,曰「開仙宮」。 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 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 臺多泉、漳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乾隆十二年巡道范威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民重修。曰開山宮。 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 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 臺多漳、泉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乾隆十二年巡道范威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附考 開山宮祀吳真君,各邑皆有之;或稱開山宮、或稱大道公廟、 或稱保生大帝廟、或稱慈濟宮、或稱真君廟,皆斯神也。 真君母夢吞白龜,生於太平興國四年。長而學道,治疾有奇效。 景祐二年卒,里人肖像為祠,水旱祈禱輒應(「臺灣志略」)。 乾隆十七年知縣王必昌總輯:重修台灣縣志卷六祠宇志、廟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神名本同安縣白礁人,母夢吞白龜而娠。 生於宋太平興國四年,不茹葷,不受室,精岐黃術,以藥方濟人, 廉恕不苟取。景祐二年卒,里人祠之,有禱輒應。 部使者請廟額,敕賜「慈濟」.慶元間復敕為「忠顯」。 開禧二年,封英惠侯)。偽時建。乾隆五年,候選州同知王紹堂倡修。 按真人廟宇,漳泉間所在多有。嗣是鄭氏及諸將士皆漳泉人, 故廟祀真人甚盛。或稱保生大帝廟,或稱大道公廟,或稱真君廟, 或稱開山宮,通志作慈濟宮,皆是也。 乾隆廿五年知府余文儀主修:續修台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民重修;曰開山宮。 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 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 臺多漳、泉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嘉慶十二年嘉義學教諭謝金鑾總纂:續修臺灣縣志卷五外編、寺觀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偽時建。乾隆五年,里人王紹堂倡修。 六十年,武舉張文雅等鳩眾重修。神名本,同安白礁人。母夢吞白龜 而娠,生於宋太平興國四年,不茹葷,不受室,精岐黃術,以藥方濟 人,廉恕不苟取。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有禱輒應。部使者請廟額 ,敕賜「慈濟」,慶元間,復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按真人廟宇,漳、泉間所在多有。荷蘭踞臺,與漳、泉人貿易時,已建廟廣儲東里矣。嗣是鄭氏及諸將士皆漳、泉人,故廟祀真人甚盛。或稱保生大帝廟,或稱大道公廟,或稱真君廟,或稱開山宮。「通志」作慈濟宮,皆是也。 臺灣通史,曰據時連雅堂著作、卷二十二宗教志神教 復次為王爺。王爺之事,語頗鑿空。或曰,是澎湖將軍澳之神也。 舊志謂神之姓名,事蹟無考。豈隋開皇中虎賁陳稜略地至此, 因祀之歟?陳稜之廟在西定坊新街,面海,曰開山宮,為鄭氏所建, 以稜有開臺之功也。而府志誤為吳真人,且言臺多漳、泉人, 以其神醫,建廟特盛。夫吳真人醫者爾,何得當此開山之號? 固知所祀之神,必有大勳勞於臺灣也。 【四安境大大道良皇宮】 康熙五十九年歲貢生陳文達纂輯:臺灣縣志卷九雜記志、寺廟 大道公廟:祀吳真人。一在北線尾,曰大道公廟。 真人吳姓,名本,生於太平興國四年,不茹葷、受室。 業醫,以活人為心,按病投藥,遠近皆以為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肖像事之,祈禱輒應。 適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慶元間,敕為「忠顯」。 開禧二年,封為「英惠侯」。 自是,廟宇遍於漳、泉之間,臺人多建廟祀之。 或稱大道公廟、或稱真君廟、或稱開山宮,名異而實則同也。 乾隆六年巡道劉良璧纂修: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卷九典禮祠祀臺灣府 吳真人廟:一在北線尾。 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 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 臺多泉、漳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乾隆十二年巡道范威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又其一在北線尾。 乾隆十七年知縣王必昌總輯:重修台灣縣志卷六祠宇志、廟 吳真人廟:其在西定坊者,尚有北線尾廟。 乾隆廿五年知府余文儀主修:續修台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又其一在北線尾。 嘉慶十二年嘉義學教諭謝金鑾總纂:續修臺灣縣志卷五外編、寺觀 吳真人廟:其在西定坊,尚有北線尾廟。 【鎮北十八境祀典興濟宮】 康熙廿十五年郡守蔣毓英:台灣府志卷之六:廟宇 慈濟宮:一在鎮北坊。 康煕卅十五年巡道高拱乾主修:台灣府志卷九外志、寺觀(附宮廟) 慈濟宮:一在附郭縣鎮北坊。 康煕五十一年知府周元文主修:重修台灣府志卷九外志、附宮廟 慈濟宮:一在附郭縣鎮北坊。 康熙五十九年歲貢生陳文達纂輯:臺灣縣志卷九雜記志、寺廟 大道公宮:在鎮北坊、一在觀音亭邊,偽時建。 乾隆六年巡道劉良璧纂修: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卷九典禮祠祀臺灣府 吳真人廟:一在觀音亭邊。 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 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 臺多泉、漳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乾隆十二年巡道范威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一在觀音亭側。 乾隆十七年知縣王必昌總輯:重修台灣縣志卷六祠宇志、廟 吳真人廟:其在鎮北坊者、觀音亭邊,偽時建。 乾隆廿五年知府余文儀主修:續修台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一在觀音亭側。 嘉慶十二年嘉義學教諭謝金鑾總纂:續修臺灣縣志卷五外編、寺觀 吳真人廟:其在鎮北者二:觀音亭邊,偽時建。 【大銃街元和宮】 康熙五十九年歲貢生陳文達纂輯:臺灣縣志十卷、卷九雜記志、寺廟 大道公宮:在鎮北坊、一在水仔尾,康熙三十五年里人建。 乾隆六年巡道劉良璧纂修: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二十卷、卷九典禮祠祀臺灣府 吳真人廟:在鎮北坊水仔尾。 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 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 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 臺多泉、漳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乾隆十二年巡道范威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一在鎮北坊水仔尾。 乾隆十七年知縣王必昌總輯:重修台灣縣志卷六祠宇志、廟 吳真人廟:其在鎮北坊者、水仔尾,康熙三十五年建。 乾隆廿五年知府余文儀主修:續修台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寺廟臺灣縣 吳真人廟:一在鎮北坊水仔尾。 嘉慶十二年嘉義學教諭謝金鑾總纂:續修臺灣縣志卷五外編、寺觀 吳真人廟:水仔尾,康熙三十五年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