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世說新語>民俗信仰討論區

類型 張貼者 性別 討論主題 發表日期
普通件 寺廟經營 2006-07-19 13:45:12
小廟如何能吸引香客來?亦即如何經營?謝謝。
【第 1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賜仔 2006-07-20 13:54:27
小廟,通常財源不足、人力缺乏!
小廟如何發展,首應有地方有識之士的覺醒而投入而付出!
當然,這個人或這群人,要有某一個程度的理念或智慧!
因為,以後的路非常長!
【第 2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頑皮豹 2006-07-21 14:48:11
1.共識
2.組織
3.找出特色點
4.塑造優質習慣成約定成俗
5.與居民互動
【第 3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學生 2006-07-24 14:06:54
與居民互動什麼?如何互動?感恩!
【第 4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頑皮豹 2006-07-25 09:15:26
產生互動要有誘因,否則有活動卻沒觀眾,主事者會憋死:
1.有活動,就要人,且多多少少都需經費。
2.經費可尋求贊助,如有理念者、有一些者、在地行號、外出有成者.....最終以活動養活動
3.活動可由小而大,從活動中累積經驗,找出居民的最大公約數活動並成常態。
4.哪些活動:地方傳統活動化、學生藝文比賽、一家一菜、認識家鄉營隊..............總之,先營造人氣,讓人知道開始動了。
5.告知民眾:廣播、口傳、文宣發放、旗幟、報紙見報.........
6.創意:一群有識之士的腦力激盪、觀摩以改良創新............
7.堅持:必然有人潑冷水,甘願、歡喜承受以堅持。
8.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記得留下影音或活動照或書面以經驗傳承。
【第 5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學生 2006-07-27 15:28:57
實務上,決策層意見相左,要如何排除?感恩!
【第 6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愚人 2006-07-29 05:29:59
以小廟(庄廟)經營的行事來講,在領導層級出現若干意見相左時,可由領導階層的主事者進行最後決策,但卻也容易引起備反對一方的反彈;再者,交付民意如信徒大會來進行決策;其三,最下策為交付神意(人意?)來做決定!

其實,在現在這樣多變的社會型態中,與其譁眾取寵的舉辦各項活動,倒不如把時間花在發揚地方文化以及營造屬於各廟間的特色才是為要,辦活動,可以,但也請諸位主事者拿出創意與特色,這才是重點之一!

至於財源問題,怎麼妥善運用週邊資源,如官方.民間.地方社團等等,這遠比自行開拓財源來得快速便捷,講白了,這些資源,不用白不用,只是如何分時這塊大餅卻也是傷腦筋的大問題了!
【第 7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Phil 2006-07-29 09:41:09
參與小廟者,通常皆以無償奉獻的態度為之,
就管理上而言,可算是一種非正式組織的一環,
如社區發展協會、慈善會、社造單位.......等;

決策層意見相左,實務上經常發生,
處理不好,傷了感情,原本滿腔熱誠往往會「退童」不參其事,
這是社區的損失,而且這種非正式的組織通常難以承受這種案例的重複發生。

理想上,這種團體要有一意見領袖,
此領袖應有調和鼎鼐的能力:
「我的意見就是你的意見,你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
因此,領導者通常要有強烈的主觀意識,且這種主觀事後證明都是正確的!
此情形下,非正式的領導功能就要能發揮其功效,逐一突破而成共識!
領導者雖具主觀意識,但要有傾聽的本事,
要能傾聽別人的意見進而修正以臻成熟。
很重要的:領導者要有睿智的判斷能力,避免會而不議、議而不決。

如果無一明顯的意見領袖的集體領導,那就比較棘手,
此種情形則有賴形式領導者的手脕了,但仍就需睿智的判斷。

有幸的是,無償奉獻之有心人士,通常較一般能相忍為國,
無論如何以說服、溝通取得最終的共識為目標。
【第 8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學生 2006-07-30 08:40:33
感謝諸位先進的開示,再問:
無中生有的情形下,如何得有識之士的投入?再次感恩!
【第 9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頑皮豹 2006-07-30 15:33:26
得有識之士係一可遇不可求的狀況,正常下是在地人士的自覺,或者是一群人把他拱出來!是在地人的覺悟或使命感以致之。沒有捷徑,或是時機的問題!現社區意識逐次加強,期待在地有心人士的參與。
【第 10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學生 2006-07-31 13:48:33
再次請教:
社區營造與廟宇新生命,其間有何異同?感恩!
【第 11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嘿嘿 2006-07-31 13:51:16
你在寫論文或什麼深入的報告吧?
很好的問題,
有請社造朋友或廟會同好共同探討!
【第 12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2009-02-26 10:48:06
瀏覽到本主題
感覺很有意思
可惜無再有人繼續發言

【第 13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KK 2009-03-02 11:38:05
社區與廟宇都是一種眾人匯聚之所
社區會包含廟宇
兩者的新生命都是一種老幹新枝、無中生有、改頭換面…….
廟宇早就是一個聚焦之點
故有些社造點會從廟宇來
社造可從組織、意識、人心、景觀、活動等各方面著手
廟宇也離不開此原則
都是要人
要有人來領導、有人去做
要有理念而且要能堅持
更要有忍人之所不能忍之氣度
出人、出錢、出時間、出創意……………………出狀況!
【第 14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搞大大搞 2009-03-12 00:59:06
台灣信眾的健康、平安等願望祈求
似乎多藉由奉獻金錢方式與媽祖之間有著對價關係,
至於廟方如何運用開銷這些信眾的捐奉,
應該沒多少信眾有興趣 ,有興趣的也不一定瞭 ....

在目前不景氣的時局下,
台灣這個知名的『財團法人』對中國的大手筆投資,
『媽祖』是投資案的名義,
其他還都得靠人為主觀意志來操作 .....
而這裡面有多少空間要靠台灣政府的主管機關來監督?

如何把小廟搞大是門學問,
廟宇搞大後是為了要做什麼?
這才是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

http://n.yam.com/cna/fn/200903/20090310761335.html

(大甲鎮瀾宮文化大樓中心主任) 紀昭印表示,
天津市天后宮有大甲鎮瀾宮媽祖的分靈,
兩縣市人民早就透過媽祖文化進行交流,
最近鎮瀾宮與天津市漢沽區也簽定一項投資案,
在該區的海濱休閒旅遊區2萬多坪土地,計畫投資200億元。

第1期計畫興建媽祖廟、禪苑、禪居會館及高50 公尺的媽祖聖像,
未來還要進行第2期興建住商大樓、民藝大街、節慶廣場、
台灣美食廣場、文化藝術表演廳、津台文化會展中心、
國際大酒店等,投資額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