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民俗信仰討論區
| 類型 | 張貼者 | 性別 | 討論主題 | 發表日期 | |||
| 特急件 | 007小超人 | 男 | 鹿耳門寄普踩街行程 | 2006-08-02 19:46:00 | |||
| 95丙戌年「鹿耳門寄普」 行行復行行,鹿耳門天后宮的三郊「鹿耳門寄普」,將繼民國八十六起陸續舉辦之「三郊寄普還香」感性活動後,於八月五日周六,開拔其古色古香的有情有義「寄普」隊伍,向三郊總部三益堂所在地水仙宮出發,除令民眾耳目一新外,更加深了大家對「三郊」、「鹿耳門寄普」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把這條綿延百年的挑擔寄普之路,與百年恩思、世代真情劃上等號,屆時必將為府城焦點,歡迎大家拭目以待。 鹿耳門天后宮歷年的文化季大戲,除了打響該宮的知名度外,也為廟會活動優質化、精緻化立下了楷模,更為全台各地有心提昇廟會活動層次的寺廟,提供了最佳觀摩空間之一。本(八月五日)週六,所推出充滿感性、歷史傳統的民俗大戲─「三郊鹿耳門寄普」動態活動,聯合台郡水仙宮、鳳凰城文史協會、台南市商會共同主辦,自該日早上1100起,於鹿耳門天后宮的「行香之禮」後,再由媽祖宮庄居民組成「寄普隊伍」,徒步挑擔,擔上裝有當地生產的傳統農作漁產等普品,行抵「三郊」台郡水仙宮,表達百年世代恩情,參加隔日的普度大典。 這項歷史現場的尋根溯源、寄普念真情的文化之旅,旨在表達台南市安南區媽祖宮庄全體鄉親,對於【府城三郊】自三百多年前(康熙四十年、1701年三郊興起)開始活動、聯繫、開發鹿耳門,與護持古鹿耳門天后宮之歷史恩情,尤其是水仙宮自同治十年(1871年)以來,古鹿耳門天后宮被台江大風雨沖毀後,至一九四六年鹿耳門天后宮重建完成期間,媽祖宮居民無廟可普下,代替舉辦中元普度,這段百餘年來【鹿耳門寄普】之百年恩、世代情的一種懷念與追思。 另外,【三郊鹿耳門寄普】的歷史現場尋根溯源,也希望藉著鹿耳門天后宮的新廟會文化隊伍,來重新詮釋農曆「七月半」中元大普渡的歷史演變與文化意義,同時宣揚府城三郊總堂所在地台郡水仙宮的歷史情感與祭典風格,及鹿耳門天后宮的文化特色。還香隊伍,由庄民徒步挑擔之「普品」包羅萬象,刻正積極整備中。人員配置、交通工具、服裝、旗幟..等嶄新有情的組合,屆時必將為府城焦點,歡迎大家本週六國曆八月五日拭目以待。 ◎ 期程 寄普隊伍:(國)8月5日\(農)7月12日 11:00 集結、準備 12:30 整隊 13:00 出發前祭拜媽祖,恭請許市長主祭 13:30 走過竹筏港:隊伍出發、步行出庄 14:30 縱走台江:隊伍步行,入本淵寮、海尾庄、海東橋 15:30 民權路三段臨安路口與水仙宮等其他隊伍會合 16:30 行入府城:三郊營仔腳朝興宮溫陵廟參香後出發 19:00 宴神謝戲 ◎ 寄普踩街行程 ※ 行過竹筏港 (13:30~14:30) 鹿耳門天后宮廟前人員集合整隊 → 請 許市長主持祝禱媽祖 啟行儀式 → 隊伍人員出發全部步行出庄 → 左轉媽祖宮路 →出媽祖宮社區牌樓(0.8Km)→ 右轉北汕尾二路 → 左轉本田路一段 → 走過竹筏港(溪邊路)→ 本田路一段、二段路口前(1.1 Km) → ( 隊伍人員上車) → 左轉本田路二段 → 經台南科技工業區(本田路)→ 穿過西濱公路17線安明路 → 本田路三段、安中路四段路口(天馬電台邊)(5 Km) →人員全部下車、(定14.30與三郊台郡水仙宮之陣頭、隊伍人員會合) ※ 縱走台江 (14:30~16:30) 與三郊水仙宮之陣頭人員會合、隊伍全部步行出發 → 直過安中路四段 → 入本淵寮庄 → 右轉三分局前 → 經海東國小前→ 直過安中路三段 → 本淵寮十字路口 → 右轉海佃路二段 → 穿過 同安路口(3.3Km) → 直過 海東橋 → 直過 入海佃路一段 → 直過鹽水溪橋 (1.1 Km) → 直入文賢路 → 穿過和緯路 → 穿過武聖路 → 右轉 西和路(過第一小康市場)(1.9Km)→ 穿過和善街 → 直行西和路 → 左轉民權路 三段(0.9Km)→ 與三郊水仙宮等之其他陣頭、隊伍人員會合 ※ 走入府城 (16:30~18:00) 隊伍人員會合整隊後出發 →民權路三段 → 右轉臨安路 → 左轉民生路二段(0.4 Km)→ 經三郊營仔腳朝興宮溫陵廟前巷口(本宮全体委 員幹部入廟參拜後隊伍出發)→民生路二段 →穿過金華路→(0.6Km)右轉 康樂街 →(0.2Km)左轉中正路 →(0.5Km)左轉 西門路二段 → 穿過民生路 → 穿過民權路 → 經小公園繞圓環一週 →(0.6Km) 右轉民族路三段→ 左轉國華街三段(原宮後街)→ 右轉 民權路三段 → 穿過海安路口 → 右轉金華路三段 →右轉民族路三段→(0.8Km) 右轉海安路二段 → 入三郊台郡水仙宮普渡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