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民俗信仰討論區
| 類型 | 張貼者 | 性別 | 討論主題 | 發表日期 | |||
| 普通件 | 版主轉貼自舊版討論區 | 男 | 普渡的問題 | 2006-09-21 14:36:43 | |||
| 文章標題: 普渡的問題 請問各問前輩 為何普渡時須恭請 太乙救苦天尊登壇說經化食? 發言者:阿明 時間:2001-09-18 ================================ ─回覆─ 太乙救苦天尊乃東方藥師琉璃分身,在七月普渡時,恭請地藏王菩薩(中元普渡公)超渡陰界亡魂,而太乙救苦天尊則可以以藥消除亡魂往生前病歷,故其扮演之角色相當重要. 發言者:真頁 日期:2001-09-18 ================================= ─回覆─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諸天尊中的第一位,據記載說他是元始天尊的化身 ,並不是佛教的藥師佛的化身.... 發言者:ㄚ政 日期:2001-09-19 =============================== ─回覆─ 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天庭中東方長樂世界的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或在天宮,或降人間,或居於地獄, 或威攝群邪,無處不在。太乙救苦天尊能隨物應化,變化成仙童玉女、帝君聖人、天尊真人、金剛神王、 魔王力士、天師道士、皇人老君、天醫功曹、男人女子、文武官宰、都大元帥、教師禪師、風師雨師等等, 神通廣大,無所不能。「此聖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 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 太乙救苦天尊之職就是「至聖至仁,極慈極愛,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傳稱, 人如遇到苦難,只要念誦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太乙救苦天尊就會隨聲應化,幫助人解憂排難,化凶為吉。 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昇仙。 道教徒通常只是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為亡魂舉行黃籙超度道場時,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宋元以來, 道教科儀中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的,名目繁多。例如:《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 《靈寶煉度》、《九幽燈儀》等等。在此類科儀中,太乙救苦天尊除了接引浮生以外, 還主持以水火交煉亡魂、主持清蕩血湖地獄,破獄拔度罪魂等等 。 發言者:ㄚ政 日期:2001-09-19 =============================== ─回覆─ 其實並非經典上面所說的都是對的,都是唯一的標準答案.有很多經典會因為為了順應自已的教義,而以自己為本體,經典是後人所撰,有些錯誤的觀念就會從古至今而延續下來,若非親自與神佛探討的話,我們都永遠以為經典上面的是對的.當然這又牽涉到信與不信的問題了. 發言者:丫揚 日期:2001-09-19 ==================================== ─回覆─ 沒錯是不能完全聽信經典,不過上述是古道家所留下的,在中國未傳入佛教時,古人是如何辦喪禮,其中一項是請天尊度化,往生東方淨土,但有佛教後才有西方淨土之說,不過在佛道教的經典(金剛經和清靜經)中,都說為了度化眾生才有淨土,但實無淨土... 發言者:ㄚ政 日期:2001-09-20 ================================= ─回覆─ 本壇元始天尊(大尊)所示,當初並沒化身為太乙救苦天尊,而玄天上帝才是其化身之一,所以較正規的玄帝廟會命名為玉清宮.有很多真理並不是我們凡夫俗子可以依據經典解釋的,而有很多是人為誤導的一直延續至今,本壇正代東嶽大帝所示,嶽城之主乃是東嶽大帝而地藏王菩薩只是掌管枉死城的文官而已,但民間都以為地藏王菩薩掌管地嶽.代天十二巡狩的千歲爺,在王醮期間是不是一直都住在王府裡,只有主壇之人才知,其實在王府之內是副駕而已, 三天遶境千歲爺也是副駕而已,千歲爺則是可能在某一間宮廟或民宅內發號施令沒有人會知道.因為三天出香期間,我們看到的是神明出巡.但是事實上是戰役遍佈,陰界會伺機來犯,所以刈一科香有很多宮廟的神明都會受傷,因為陰界唯有趁千歲爺出巡或王府內時,才有機會幹掉他,那所有的宮廟神明才會向他投降. 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親自經歷聽神明述說才能恍然大悟. 發言者:丫揚 日期:2001-09-20 ================================== ─回覆─ 上面的你說錯了,是太乙天尊向元始天尊請命,發宏願,要度化眾生...才有東方長樂世界和種種名稱之說...這才是對的.... 不過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西方淨土不知道東方也有我們道教徒的淨土...... 發言者:路過.. 日期:2001-09-20 |
|||||||
【第 1 篇回應】
| 回應者 | 性別 | 回應日期 |
| 版主轉貼自舊版討論區 | 男 | 2006-09-21 14:40:35 |
| 文章標題: tell me 為什麼中元普渡要拜三官大帝.....不是要拜佛祖和地藏王.... 還有不管佛道教只要多做善事...死後都去西方極樂世界嗎... 發言者:學生 時間:2001-09-03 ================================= ─回覆─ 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即天、地、水三官(統稱三界公), 三官或稱三元──上元,中元,下元, 天官掌管神明界,地官司掌人界,水官掌理陰界, 其神格在道教五常倫理,僅次於玉皇上帝. 上元節(元宵節)──元月十五日,據傳係天官堯帝下凡人間賜之日. 道教奉堯帝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大帝〕. 中元節(孝子節)──七月十五日,據傳為廿四孝傳中為首孝之舜帝. 道教奉舜帝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 下元節(消災日)──十月十五日,傳係水官禹帝下凡為世人解厄之日. 道教奉禹帝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大帝〕. 每逢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各廟境眾均在境內廣場設壇普渡,敬奉三牲、 五醴、米飯、酒等等祭品,敬奉陰公、普渡公〔俗稱好兄弟〕, 並在壇前設置三官大帝掌壇壓陣,壇後置普渡山奉慈悲大士觀世音. 拜三官大帝:取以天官能賜福庇蔭,地官來赦罪補過,水官可解厄消 災.之意. 壇後之普渡山:取大慈大悲觀音大士之慈悲渡化孤磁野鬼,早登彼岸 超渡投胎之意. 最後:達成造福人郡,合境平安,國泰民安. 發言者:阿貴 日期:2001-09-03 ============================== ─回覆─ 中元普渡在道教裡是恭請地官大帝赦免亡靈在陽間所犯的罪惡. 地藏王菩薩則是負責超渡陰間枉死城的亡靈. 大士爺則是負責中元普渡鎮壇,以防止陽間(人)與陰間(鬼)之互相衝突.(較明確之說法是防止陰間侵犯陽間) 東嶽大帝則是統領十殿,在中元普渡時,如有犯罪亡靈,則派人立即抓回. 發言者:真頁. 日期:2001-09-18 ================================== ─回覆─ 有句俗諺說:『佛沒拜斗,道沒放焰口』 在道教中元節應該是祭拜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現在因為宗教融合產生一般廟宇舉行中元普渡之時也是請和尚尼姑唸經超渡、放焰口化食。 以道教說法,人在過往之後應該是回歸到斗命之所,也就是北斗,所以道教稱人過往為『魂歸北斗』或『星沈北斗』有別於於佛教之『駕鶴歸西』。 發言者:菊花茶 日期:2001-09-18 ==================================== ─回覆─ 道教三官感應妙經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有一長樂世界,只有天堂無地獄,此救苦地上乃是好修行之處,能使人出離地獄,免遭四生六道輪迴生死,永離苦難,徑往人天,超生淨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掛無礙,此即是我道教所言東方長樂淨土---東極妙嚴宮。 佛經中佛祖曾言,十方皆有極樂淨土,佛教因屬西方庚辛金之教,特別強調西方極樂世界。我道教屬東方甲乙木之教,故特別強調東方長生極樂淨土。俗語言:〔日出東方,日落西方。〕故我東方長生淨土法門專司度生又度死之救度工作,乃是在世信仰求精神寄託之最佳法門,亦是百歲後求靈魂往生長樂淨土之最佳法門。許多外教人士及我道教人士對道教沒有深入了解,謂我道信仰大都只求在世感應保庇之現實宗教,信仰者百歲之後靈魂沒有寄託之處,乃因其不知我道教有一方便接引之淨土法門,此法門在我們道教道藏經中即有詳細之記載。 太乙救苦天尊即是太始太乙玄元一旡之妙化,因見眾生受苦輪迴報對無了時,特具大慈仁心在元始天尊前發清靜心,廣大願,謹遵元始教旨,普渡群生離苦得樂,祇要眾生持念,思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自然以心印心與太乙道力相印,即時感應,始萬邪不入,萬禍不侵,萬難不生,誦之萬遍,福祿綿延,吉祥萃泰,壽命永保遐年。在世能抱自己之一與太乙救苦天尊之一相印,即能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清靜無染,因心淨而國土淨。臨終前不忘思念太乙救苦天尊,則即時被接引往生東極長樂世界──東極妙嚴宮,永脫生死輪迴之苦....... 發言者:ㄚ政 日期:2001-09-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