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世說新語>民俗信仰討論區

類型 張貼者 性別 討論主題 發表日期
普通件 小盜 特號~青龍宮頭庫舊廟地文化古物出土 2007-01-13 18:15:30
2007/01/13日,佳里青龍宮前往西港頭(土)庫舊廟地整地,意外發現多項文化歷史古物,最令人驚訝的是"安平壺"的出土。安平壺,又別稱宋硐、宋甕、宋陳甕、明瓷、龜卵、龜甕、火藥罐等。常見於台灣、福建、江西,也見於日本、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據考證,安平壺開始製作於明朝的航海貿易時期,為16、17世紀中國東南地區重要的國際貿易物資,可說是漢民族渡台開拓的起始標誌,一直用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之初,從出現到使用的末期前後約兩百年。在台灣,可能在清代就經常出土,為人所注意,當時稱之為宋硐。日本統有台灣以後,日人見這種器物,相當珍愛,經常加以收藏。日本人不知此物之產地與年代,也不理解「宋硐」一詞的意義,因大量出土於台南安平,所以以「安平壺」命名。此外臺灣重要出土地點還有澎湖和基隆社寮島(和平島)等,此三地為漢人開拓台澎的早期據點。

「安平壺」是平凡而具有獨特風韻的小瓷罐,壺身素雅樸實。胎色灰白,或帶褐點,釉色作灰白、灰青,或青色,以青瓷、青白瓷、冰裂紋為主。囗小底小,身部較大,身部由上下兩部分開製作,再行接合,接合處在腹部中段,內表有明顯突起接痕,外表接痕也約略可見。口唇之下作凹入
【第 1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5566 2007-01-19 06:56:43
yi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