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台灣之門鹿耳門

台灣西南沿海北起八掌溪,南迄二層行溪一帶,是台灣最早墾殖的一個地區,這一帶從明末清初漢人移墾以來,迄今已三百餘年,其間海岸、地形、人文景觀(村莊、行政區劃分、人口分佈等)發生了極劇烈的變遷。清朝初年,這一帶絕大部份是水面,北面是倒風內海,南面是台江內海,外有沙線環繞,中間由一半島地形隔開,此一半島古陸地中有漚汪溪(即今日的將軍溪)貫穿,半島上的村落如二重港、頭港、北門(嶼)、漚汪(將軍)、蕭瓏(佳里)等即為早期之聚落。三百多年來滄海桑田,變化極大,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漸次消失,此一半島的居民及其源源不絕而來的祖籍鄉親移民,一方面與當地平埔族同化融合,一方面以幅射狀的移墾、發展方式向鄰近四鄉遷移,擴展、推源溯始,這一帶(包括半島陸地、內海)實為台灣移民奠基發展的主要原鄉之一。踏尋先人走過的足跡,有助於理解自己的歷史傳承與淵源。

「鹿耳門」是古老台江內海的首要軍事、經貿大港,位於北線(汕)尾島與隙子島之間的港汛,是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打敗荷蘭人、改變台灣歷史與台灣人命運的第一現場。因此,鹿耳門在全球與台灣的近代史中,確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有中外史家所稱頌的台灣之門、全台門戶、台郡咽喉、台灣八景、台邑六景、府城天險、府城三郊海上舞台 ....等等美譽。
1694年高拱乾《台灣府志》稱「鹿耳門台灣咽喉也」、1695年徐懷祖《台灣隨筆》稱「鹿耳門為台灣門戶」、1773年朱景英《海東札記》稱「鹿耳門全郡之門戶也」,至於讚嘆鹿耳門之政經地位與軍事價值,以及歌頌鹿耳春潮、鹿耳連帆、台江千帆之盛況者,可說是清朝文武百官、騷人墨客等喜於吟詠之主題,大量的中外文獻上均有明確詳實的記載或者深情款款的細膩描寫,所以稱為〔台灣之門鹿耳門〕,毋庸贅述或備註。

鹿耳門北汕尾島,自古來的聚落就只有島嶼北邊的媽祖宮村(顯宮里與鹿耳里),以及南邊的四草庄,目前仍然保持小小漁村與鹽舍之部落型態,東臨濱海公路、西濱台灣海峽、北依鹿耳門溪、南靠台南科技工業區與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顯宮里的土地面積約四百七十公頃,居民一千三百餘人,主要依賴近海養殖維生,如在鹿耳門溪口沿海與鹹水漁塭養殖牡蠣、草蝦、虱目魚等水產。

顯宮與鹿耳兩里居民,素來信仰媽祖、崇拜鄭成功,以鹿耳門天后宮為宗教、文化、政治、社教活動中心;民風淳樸、堅毅而團結,與全國各地一千餘尊媽祖神明結為「媽祖金蘭姊妹會」,是台灣最重要的媽祖信仰圈之一,每年至鹿耳門天后宮朝聖的香客逾百萬人次。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