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臺灣之門鹿耳門


「鹿耳門」(Lk-ní-mg)泛指臺南市安南區「媽祖宮庄」一帶,荷蘭文書記為「Lacquymoy」、「Lacsjcemue」、「Lacsjemue Ga t」,不但係荷鄭、清初時期進入臺灣的門戶,也是開啟臺灣歷史的門戶。
「鹿耳門」原來僅係指臺灣西南沿海濱外沙洲間的一個潮汐口,為一位於臺江內海西側北汕尾嶼與海翁汕之間的港道,因此也有所謂的「鹿耳門口」之稱;後來隨著鹿耳門港道地位的提升,也被引申為北汕尾沙洲北端一帶的稱謂,不僅在荷治時期就有「鹿耳門村」小聚落,甚至清代中葉更有「鹿耳門嶼」的出現。
「鹿耳門」地名首次載錄於西方史料《熱蘭遮城日誌》(1643), 因港道「形如鹿耳」而得名,清康熙24年(1685)蔣毓英《臺灣府志》即述:「在府治西北海洋中,浮有沙線一條,線南有一港,港口內一大澳甚深,名為海翁堀,凡過洋之船,皆泊此候潮或避颱,…鹿耳門在臺灣港口,形如鹿耳,鎮鎖水口,其港又甚隘,下有隱石,行船者皆以浮木植標誌之。」 從荷鄭以降,以迄晚清、日治,甚或戰後、近代,都一直影響著臺灣的歷史發展與政經變遷,看盡滄海桑田、人事更迭,看盡改朝換代、潮來潮往。
臺灣之門-鹿耳門
「鹿耳門」(Lk-ní-mg),原係指臺灣西南沿海濱外沙洲間的一個潮汐口,為一位於臺江內海西側北汕尾嶼與海翁汕之間的港道。早自荷治時期就有船隻往來其間,為國姓爺鄭成功入臺之門戶,入清以後更成為兩岸對渡貿易的唯一正口,完全取代被漂沙阻塞的南方大員港(安平大港),因鹿耳門地位特殊,在不同時期都駐紮了各式大小部隊,兼具商業、軍事及漁港機能,曾經是臺灣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而後府治文武官員,或因居民漸增、商旅往來頻繁,故為使民商有一心靈寄託,遂在清康熙58年(1719)捐資起建一座宏偉巍峨的「鹿耳門天后宮」,不僅為附近居民奉祀,也頗受往來軍民商旅之膜拜,歷史悠久、香火鼎盛,也使得「鹿耳門媽」在全臺媽祖信仰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然至清道光3年(1823)7月,連日豪雨成災,曾文溪上游山洪暴發、溪流改道,造成下游自蘇厝甲一帶沖潰堤防,溪水一路向西南由鹿耳門出海,此即日後「鹿耳門溪」之雛型;而在此時,由於鹿耳門港道已經浮覆淤塞,商業機能也被鄰近國賽港、安平大港等所取代,以致軍防撤離、商旅不至,終於使鹿耳門逐漸没落成為漁港小村。清同治10年(1871)7月,被先民暱稱為「青瞑蛇」的曾文溪再次改道,結果導致下游出海口附近的鹿耳門媽祖廟遭大水沖毀,聚落居民被迫遷徙他處,爾後曾文溪又發生兩次大規模的改道,最後由十份塭、青草崙一帶入海,使得鹿耳門溪斷頭、萎縮成一條小河。此外,當臺江內海浮覆後,府城郊商為能維持以往的商業貿易,一度以人工方式開鑿能自國賽港通抵安平、五條港的「竹棑仔港」,此一港道在鹿耳門一帶設有檢驗站及「釐金局」,不過隨著府城郊商的日趨式微,竹棑仔港也在日治以後淪為歷史遺跡。
<span class="p07b">臺灣之門-鹿耳門</span>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