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鹿耳門公館藏經閣寺廟建築小百科

台灣各地,寺廟林立,有大有小,有公廟有私壇,名稱包含宮、殿、廟、祠、壇、堂、寺、庵、巖、精舍、居、院、場、苑、洞、厝等。就傳統民間信仰寺廟言,其形制大抵可分為閩南式建築與北方式建築兩種;格局上也都分為三合院或四合院,大型廟宇則有三進或四進之規模。北方式建築簡單與穩重,裝飾性的東西相當少見,其屋頂則以琉璃瓦蓋成。閩南式建築特重裝飾,屋頂西施脊外,甚至脊上加脊,以剪黏方式裝飾龍鳳圖案或福祿壽三仙、雙龍拜塔、雙龍搶珠等,除有華麗莊嚴特色外,更有辟邪祈福的功能。

地理風水:
國人堪輿觀念,認為地有地氣,水有水氣,人有人氣,氣旺則生氣蓬勃,因此造屋建廟都會考察山川形勢及方位,以尋求氣之所在及藏得住氣的地點,以決定建築之坐落及朝向。

山門:
山門是進出寺廟的代表性建築。佛謂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為三解脫門,由於佛寺皆在山中,三解脫門逐漸被衍稱為進出寺廟的第一道門─山門。前,山門名符其實,在進廟之前山入口,近年土地取得不易,山門漸指廟宇埕前的第一道門,亦有僅稱牌樓者。由於是寺廟的門面,為吸引善信山門的建築,往往選在重要路口,建築通常朝規模龐大、美輪美奐設計建築。

三川門:
寺廟主體的第一棟建築物稱為三川門,出入口越多代表神格越高,民間謂帝后級可開五門,將帥王爺開三門。不論開三門或五門,此中間主要的出入口稱「三川門」或「五門」或「中門」,後來民間將此棟建築物皆汎稱為三川門。川為穿之別字,是穿過三個門之義,此門為寺廟最重要的門,裝飾自然繁複豪華,可看 性極高。

拜殿:
正殿之前的建物,善信於此處擺設祭品祀神,故稱為拜殿。拜殿有者與正殿相連,有者隔天井與正殿相對,有者三川殿即是拜殿。

龍虎門:
規模較大的寺廟建築,其三川殿兩側建有二廳,左廳為青龍廳,門稱龍門;右廳為白虎廳,門稱虎門(以廟的方向為方向,廟左稱左面;民間貼門聯亦同,上聯為左聯)。傳統風水觀念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之說,進入寺廟,通常由龍門進虎門出,如此出入有序。龍門壁上刻有龍像,龍頭朝廟內,虎門壁則刻有虎頭朝外之圖像。

御路:
三川殿門前或正殿前,左右兩階梯間,有面雕成騰龍或龍頭狀的石板座,稱為御路。古代封建制度下,此御路僅皇帝方能通行其上,一般人或轎夫則自東西兩階拾級而上。目前御路已無此功能,若為立體鏤刻者,皆以鐵條封住防護,僅存裝飾功能。

天井:
拜殿與正殿間的露天空間稱為天井,用來區隔兩殿與增加採光之用。

正殿:
若以拜殿(三川殿)為第一殿,通常第二殿為正殿所在。正殿以稱正身,是供奉主神之所,台基以正殿為最高,是寺廟的精華區。登入正殿的台階數,按制以九的倍數行之,一般皆建置九階。

後殿:
正殿後方的建物稱為後殿,模奉祀的神明不一定和主神相關,神格也難分高低,其重要性往往不如正殿善信於正殿僅能祈神,若要求神解決疑難、改運、落地府等,則須於後殿行之。

鐘鼓樓:
鐘鼓樓通常建於前殿與正殿間,左鐘右鼓,用以迎神、送駕。

廂房:
正殿兩側並與之成垂直排列之建物稱為廂房,位於左側稱左廂,右側稱右廂。若主體建物坐北朝南者,其左廂又稱東廂,右廂稱西廂。本省民宅稱廂房為「護龍」,若為 L型者,稱此廂房形制為單伸手或一條龍。一般寺廟建築之廂房,通常作為辦公、接待處所,若無獨立香客樓,則以廂房或其樓上作為香客房。

屋頂:
廟頂形式約可分為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捲棚等六式,本宮為歇山重簷式。前後左右成四坡之屋頂是為廡殿,是等級最高者;懸山又稱挑山,乃前後成兩坡而桁檁突出於山牆外之屋頂稱之;外型與懸山相似但側面與山牆密接,稱為硬山;上半部為懸山或硬山而下半部為廡殿,稱為歇山,等級僅次於廡殿;所有屋坡集聚於中央最高點(寶頂)之屋頂,稱攢尖;外型與硬山、懸山相似,但無正脊之屋頂者,是為捲棚。

屋脊:
台灣常見的屋脊有實心方形的小脊、高厚工字形的大脊與西施脊三類,本宮為脊上加脊的西施脊。屋脊的變化,以收尾方式來講,有燕尾與馬背兩類。燕尾脊取燕子尾巴之形稱之,馬背特徵為正脊與垂脊銜接處成鼓狀凸起,可分成方、銳、曲、直、圓五形。

門神:
門扇繪有門神,以衛家宅安寧,若保存得宜,常是畫師技藝展現的紀實。台灣寺廟們門神有:秦叔寶與尉遲恭、鬱壘與神荼、二十四節氣、三十六官將、伽藍護法、四大天王(風─持長劍的南方增長天王、調─抱琵琶的西方廣目天王、雨─持雨傘的北方多聞天王、順─持銅環的東方持國天王)....等。

藻井:
藻井是種斗上有栱,栱上有斗之多層斗栱組裝而成,早期為天窗支撐用,今皆為裝飾功能。

門枕石與門鼓:
門鼓俗稱抱鼓石,是為門枕石的一種。木板門面之報框前,用來穩固門面之石塊稱為門枕石。早期形如古代之枕頭,後漸有圖雕,近期建物門框前之裝飾石獅亦為門枕石之一種,已無實際功能。

門釘:
門釘的原始功能為遮掩門板上的釘頭,後漸演變為有象徵意義的裝飾品。清代主要宮殿正門為垂直、水平各九路共81顆,次要宮殿為七路共49顆,近人門釘不僅錯開排列,甚至數目多達一百零八顆以上。

石獅:
廟中石獅一則作為門鼓,一則置於三川門外,左雄右雌成對設置,通常雄獅開口含石珠,腳踩繡球或金錢;母獅閉口,前足逗小獅。

龍柱:
寺廟建物內滿佈木、石、泥等柱,其形有幾何、雕花、花鳥、蝙蝠及龍柱,尤以龍柱最常見。早期龍柱線條粗獷、造形雄偉,龍側多以雲朵搭配。中期龍柱造形矯健,線條則流暢明快,龍側配以蝙蝠、仙鶴。近期則拜機械操作之便,多立體鏤空,四周滿佈人物戰馬或鳥獸蟲魚,或多龍蟠柱,由於較為脆弱,多以鐵欄杆護之,藝術水準明顯降低。

屋架:
建物構架,其組成由垂直的柱,平行於進身的樑(通),平行於面闊之枋(壽樑、楣、桁)與斗栱、挑、垂花(吊桶) 等各輔助性質的小構件總成。此樑柱架構的組成方式有穿斗式、抬樑式、疊斗式等,其中以疊斗式裝飾物件最多也最華麗。

廟牆:
建物中的牆有山牆、廊牆、檻牆、隔斷牆....等數種,本處以一完整牆面簡述供參牆身由若干隔斷面組成,此隔斷片以「堵」稱之,名為櫃台腳、裙堵、腰堵、身堵、頂堵、水車堵....等,最多甚至可為七、八堵,堵面有以土、磚、石、木、竹為材,雕以花草、靈獸、人物、歷史演義等圖案,依材料與面積,或線條或浮雕、透雕為之。

山牆:
欣賞廟宇之美,山牆自遠處即可覺其特有之處。山牆及建物之側牆,本省常見者有硬山、懸山、歇山式三種,有高有低、可大可小,高低起伏間,節奏感甚為迷人。

員光:
步通下之雕花板,為「枋」之一種,稱為員光。

斗栱:
一般寺廟建物之藻井,常佈滿交互疊架之斗形及弓形組件,稱之。另亦常見於壽樑與桁條間、通樑與桁條間、門楣與桁條間、樑枋與天天花間、壽樑與挑檐桁間、屋頂桁條下等。

垂花:
另稱吊桶,上段為斗形,中段為圓筒形,下段雕成蓮花、花籃或繡球等形式。

豎材:
垂花外緣之榫眼接縫處,匠師通常以仙人仙女或猛虎等木雕遮掩之,稱為豎材。

雀替:
樑柱或垂花與壽樑交角上之木構件,係用來防範位移者,又稱插角或托木,通常以龍、鳳、鰲魚、花鳥....等形式表現。

鋪面:
傳統鋪面,若仔細觀察,當可發現充滿著人文氣息,其砌法均有其含意,如人、丁合用,代表人丁旺盛之意。傳統鋪面以三合土、石板條、磚為主,磚有素面及釉面兩種,形狀有方形、正六角形、長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種。近來藉機械或貿易之便,常使用美觀華麗之大理石、紅寶石、玫瑰紅....之花崗石等堅硬高級石材。

石雕:
石雕是寺廟裝飾的大宗,舉凡石獅、門鼓、龍柱、御路、壁堵、台基、石礎等是。石雕分淺雕、浮雕、六面雕及透空雕等,表現出花鳥人物線條或敘述歷史故事等。

木雕:
寺廟建築中,木雕的表現幾乎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如樑柱、雀替、花籃吊桶、門窗、神案、供桌、圍欄、神龕等皆是,以淺雕、浮雕、縷空雕來表現,民眾欣賞寺廟木構,經常會發現各種絕妙的技藝與藝師們的巧思。

交趾陶:
清朝中期,交趾燒始盛行於台灣寺廟建築,係以窯溫八百度之低溫燒製(一般為千餘度)的陶藝品,表現出多彩多姿、鮮豔脫俗的獨到色彩。此種技巧通常表現於山牆、博脊、屋椽、墀頭以及廟內牆壁,題材大多取自演義小說、神仙人物、或四靈四獸。由於每位藝師表現風格不同,其愈加顯現出交趾陶的多樣化。

剪黏:
剪黏大多使用於閩南式建築的屋頂上,如西施脊、燕尾等。剪黏係利用各種不同顏色與弧度的瓷片、琉璃片、塑膠片,以石棉和糖水等調製成黏劑,黏貼在已塑形完成的造型上,完成以後便成一尊尊精妙豔麗的花鳥人物或飛禽走獸。

泥塑:
傳統泥塑以石灰、紅糖、糯米、海菜粉..等為材料,塑成大型壁飾、神明等,再塗上鮮豔色彩,此種特殊灰泥表面上漆完工後,若不仔細辨認,常被誤為交趾陶作品。近年改用水泥為材,更有以塑鋼等化學成分材料塑型,由於施工簡便、完工快速,雖價廉卻有品質拙劣的缺點。

彩繪:
彩繪猶如後天的化粧,除有美化的功能,更有保護材質的作用。寺廟彩繪使用於門神、楹聯、牆壁、樑柱、門窗等。裝飾的彩繪,大致可分為平塗、擂金、描金、水墨等方式,題材包括神仙人物、花鳥走獸、山水風景、歷史故事等。除彩繪之外,有者會以大型書法寫上忠孝節義之類文字。

本節參考書目:協和台灣叢刊、林會承<<台灣傳統建築手冊>>。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