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鹿耳門公館藏經閣鄉土語詞小百科> 五條港

早期台灣府城對外貿易兩出入港─安平港、鹿耳門港,此兩港互為興衰,荷據時期安平港興鹿耳門港頹,清乾隆反之。清中期以後,道同年間的大風雨,造成台江陸浮成埔,鹿耳門成廢港,為貨品出入乃鑿竹筏港道以通。府城內早期市街以赤崁城為中心,今西門路一線約為台江東岸,現海安路、永福路間為已成的陸地,台江陸埔之後,淤沙以現台南市西區既成陸地(現海安路、永福路間)為中心,逐漸向西、南、北三方面淤積擴增,此新增加的陸地港汊交錯,終演變成五條港的地理環境。
五條港自北而南依序為:
新港墘(溪):自信義街越民族路三段,轉民權路三段。
佛頭港(溪):於西門路二段合流王宮、媽祖、關帝各港。
南勢港(溪):由民權路向西門路沿伸,經宮後街至水仙宮。
南河港(溪):由民權路向西門路沿伸,越西門路至和平街。
安海港(溪):由民生路二段開山宮前西行。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