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鹿耳門的文化遺址

鹿耳門是臺灣歷史的起點,「媽祖宮」在此建廟建庄,媽祖宮仔人世世代代在此胼手胝足、開啟山林,為鹿耳門闢建歷史的廊道,留下許多文化遺址與美麗故事,古廟址、竹棑仔港、釐金局、釐金塭、鐘淵鹽場、臺碱工廠等,都曾在鹿耳門與媽祖宮庄過往的歷史舞臺,扮演過人文與產業文化的吃重角色,褪下戲服後,依然是這塊土地最為生動的故事場景。
一、古廟址
「古廟址」(Kóo-biō-tsí)指的是鹿耳門天后宮古廟原址,位在現今鹿耳門天后宮東北方的鹿耳門溪河床及其南側魚塭之內,稱「廟地窟仔」。明永曆15年(1661)4月30日(陰曆4月初2)鄭成功艦隊最後能平安通過鹿耳門,並順利於「禾寮港」登陸紮營,歸功於媽祖神靈顯赫,事後為感謝媽祖神恩,乃於北線(汕)尾暫搭茅屋奉祀,此為鹿耳門天后宮創建之始,「媽祖宮仔」的地名亦由此而來。清康熙58年(1719)官方捐資予以擴建,載於清康熙59年(1720 )陳文達《臺灣縣志》;清嘉慶5年(1800)總鎮愛新泰曾主持重修天后宮,維持「官建」體制;再至清咸豐10年(1860)或清同治元年(1862)間,官商、店號與士紳再捐修「重興天后宮」;至清同治10年(1871)7月28日,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廟公林贊及庄民林硯、林白等人,即時搶救媽祖及大小神像,除媽祖暫祀於民家之外,其餘皆寄祀於臺南市水仙宮(後再移祀於海安宮),此為後來「鹿耳門寄普」之濫觴;而媽祖宮庄留祀之媽祖,則以「跋爐主」方式全庄輪祀,直至戰後重建天后宮後始移祀入廟。清同治10年(1871)7月大水之後,廟毀村移,日後此地附近陸續出土了殘破屋瓦、硓石古 石等重要的歷史文物,最重要的是「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與「重興天后宮碑記」等2碑。前者於1981年11月17日出土,當時臺南市政府基層建設疏濬鹿耳門溪時,於此處挖出殘碑,碑體為花崗石材,碑長6尺、寬2尺8寸、厚4寸,碑額刻「皇清」2字、雙龍紋飾及邊框花飾,可辨文字259個;後者則於1980年12月26日亦在此附近出土,碑文極為清晰完整,碑長58公分、寬122公分,印證這段「重興」歷史,今皆存於鹿耳門天后宮大爿入口牆面上。
<span class="p06">一、古廟址</span>
二、竹棑仔港
「竹棑仔港」(Tik-pâi-á-káng)或稱「溪棑仔港」,俗作「竹筏仔港」(溪筏仔港),現今僅剩四草大眾廟與城西里「蔡姑娘仔廟」兩小段「顯溪」,以及媽祖宮庄至科工區的「隱溪」遺跡。清道光3年(1823)7月大風雨,曾文溪改道,主流由鹿耳門出海,直入臺江,致臺江積砂而陸浮,支流則在鹿耳門東邊向南,由安平角大港口注入臺灣海峽,鹿耳門港淤沙,港口功能被「國賽港」所取代;原本以鹿耳門為貿易港口的「府城三郊」,為延續其貿易商機,遂集資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開鑿「北幹線」與「竹棑仔港」溪道,以接通國賽港至府城的水路,「竹棑仔港」因溪道淺窄,僅供竹筏航行而有此名。「竹棑仔港」屬於人工運河,全長10餘公里,接通國賽港、鹿耳門港與大員港(安平港),俾便疏運貨品進出府城;為方便徵收通行費,三郊於鹿耳門溪北設「檢驗站」,於鹿耳門溪南設「釐金局」,以為疏濬港道之經費。日治以後(1895),三郊對外貿易幾乎停擺,府城郊商日趨式微,「竹棑仔港」乃漸廢用,日昭和5年(1930)沿線稅關隨港道不通而全部撤廢,日昭和16年(1941)「府城三郊」解散,從此走入歷史。無人疏理的「竹棑仔港」,幾經變遷,最後成為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排水道。其後,數十年間,「竹棑仔港」不再有人聞問,沿線或遭風雨摧毀,或遭人圍塭築池,致溪道淤積成為陸地,或縮小河面成為排水溝,成為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排水道「鹿耳門分線」,最後僅剩3段殘存溪道,2段仍很明顯的「顯溪」以及1段較不明顯的「隱溪」。此段「隱溪」在媽祖宮仔至科工區間,長有1公里餘,因造路關係致溪面遭壓縮,成為小水道;不過,這段殘跡在歷史脈絡上卻極為重要,因為「釐金局」即設於此,「釐金塭」就是在此附近。
<span class="p06">二、竹棑仔港</span>
三、釐金局
「釐金局」(Lî-kim-kik)位於鹿耳門溪南邊往四草附近,即約在臺碱鹽工宿舍以南50公尺一帶,亦即現北汕尾路與竹棑仔港的交會處。清末「府城三郊」在開通「竹棑仔港」(竹筏港)之後,為能維護這條人工河道的暢通,乃向往來竹筏徵收通行費,以做為修濬河道之費用,遂在鹿耳門溪南設置一座八角亭,即「釐金局港仔寮分卡」。此地沿溪道往南約600公尺處,有「港仔寮」舊地名,附近魚塭也稱為「釐金塭」。日治時期因嘉南大圳貯水庫完成,曾文溪失去上流水源,所以下游不能通行竹筏,因此廢止溪筏通行,釐金局也隨之裁撤。
<span class="p06">三、釐金局</span>
四、釐金塭
「釐金塭」(Lî-kim-ùn)指的是科工區變電所對面「本田路一段150號林宅」前方的魚塭之謂,這片魚塭因位處於清末「釐金局」所在地附近而得名,原塭地昔為「竹棑仔港」(竹筏港)溪道的一部分,「竹棑仔港」廢用後淤積,遭人圈地圍築魚塭,「釐金塭」即由此而來。
<span class="p06">四、釐金塭</span>
五、鐘淵鹽埕
「鐘淵鹽埕」(Tsing-ian-iâm-tiânn)也稱為「臺碱鹽埕」、「顯宮鹽埕」,「鹽埕」即為華語「鹽田」,為日治時期「鐘淵曹達株式會社」所投資創設,地點在現今媽祖宮庄東郊一帶。日昭和16年(1941)以前,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已先後收購媽祖宮庄及海尾一帶約600餘甲土地。日昭和17年(1942),又在日本軍方的支持下,除了強制收購土城仔及青草崙一帶700餘甲土地外,並且在安順鹽田附近設立碱氯工廠,以生產燒碱、鹽酸和液氯,是日本海軍製造毒氣的工廠,為當時臺南郊區的第一座化學工廠。至日昭和19年(1944)8月竣工,實際開闢面積為667甲,當時日人稱之為「鐘淵鹽埕」。不過,開設不久即遭盟軍轟炸,又遇連續大雨致鹽灘幾為荒廢,直至「臺碱公司」接收前皆未開曬生產。
1948年至1958年,「臺碱公司」分3期修復鐘淵鹽埕(鹽田)並開曬,曬鹽面積達516甲,鹽工多來自嘉義布袋、七股大寮;1977年臺鹽接管鹽田,1982年初,臺碱公司關廠裁撤,隔年併入「中石化公司」;再至1996年,為配合臺南市政府開闢臺南科技工業區及自然保護區,鹽灘全面廢曬裁撤,「鐘淵鹽埕」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span class="p06">五、鐘淵鹽埕</span>
六、臺碱
「臺碱」(Tâi-kiâm)係「臺碱公司」之簡稱,其前身為「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地點在鹿耳門天后宮西南邊,現今仍留「臺碱辦公室」、鷺鷥林及一片戴奧鋅污染地。日昭和17年(1942),「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擇定鹿耳門地區興建碱氯工廠,主要採用水銀電解法,生產燒碱、鹽酸和液態氯,同時製造日本海軍所使用的毒氣,並廣闢鹽田(鐘淵鹽埕)採波美20度左右之滷水,以自給性提供化學工業的原料。戰後,根據「臺灣省接收日產企業處理實施辦法」,該廠由國民政府接收,名為「臺灣製碱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復工,1947年更名為「臺灣碱業有限公司」,1965年7月1日正式變更為「臺灣碱業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則簡稱為「臺碱公司」,產權原屬國營事業,主要製造農藥的原料「五氯酚鈉」,以外銷到日本為最大宗,是當時東亞地區生產五氯酚鈉最多的石化工廠。1978年,基於經濟效應與環保意識抬頭,工廠只好關閉,停產五氯酚鈉;1982年,經濟部將臺碱公司合併於「中石化公司」。「臺碱公司」半個多世紀的生產歷程中,其實也是一部臺灣污染史,由於生產過程中未妥善處理事業廢棄物,致廠區周圍、魚塭、水道,包括「50馬力大池」、鹿耳門溪及「竹棑仔港」殘遺河道等等,都嚴重遭到汞泥及戴奧鋅的污染,1999年,被學者發現披露後,媽祖宮庄人舉庄長期抗爭,最後換來2005年7月行政院通過的污染賠償案。也因為污染的問題,「臺碱辦公室」及鄰近廠區都以鐵皮圍起來,並有警衛看守,嚴禁外人進入。2005年,臺南市政府將臺碱辦公室指定為「市定歷史建築」,並計畫規劃為「污染博物館」,以此為教材,留供後人警惕。
<span class="p06">六、臺碱</span>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