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鹿耳門天后宮的創建與發展

明永曆15年(1661)4月30日(陰曆4月初2),鄭成功率軍由鹿耳門進入登岸北線(汕)尾嶼,踏勘營地,確知水淺大船無法入港,乃設香案,祈求媽祖「助我潮水」,果然潮水高漲,大軍順利入港進而驅荷開臺。為感謝媽祖神恩,乃於北線(汕)尾建廟奉祀;清康熙58年(1719)官方捐資擴建天后宮,約在清咸豐10年(1860)或清同治元年(1862)間,官商、店號與士紳再捐修「重興天后宮」;至清同治10年(1871),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庄民即時搶救「開基媽」。此後,以「跋爐主」方式全庄輪祀,直至1947年始於原廟址南方重建天后宮(舊廟),重迎「開基媽」入廟安座;再至1977年重新興築現今巍峨大廟(新廟),新塑「鎮殿媽」奉祀,「開基媽」則祀於內殿中央前方,永世護祐媽祖宮庄及其萬千子民。

一、鹿耳門天后宮的創建(1661)
鹿耳門天后宮的創建,與鄭成功「登岸鹿耳門」有極為密切關係。
明永曆15年(1661)4月30日(陰曆4月初2)黎明,鄭成功率軍艦400艘,兵員2萬5000人,抵達鹿耳門港外,因水淺大船無法入港,鄭成功乃換乘小船登陸鹿耳門港南岸的北線(汕)尾嶼,踏勘營地,擺設香案,祈求皇天列祖與隨艦媽祖「助我潮水」,果然潮水高漲,大軍順利入港進而驅荷開臺,從此改寫了臺灣的歷史。有關這段歷史,楊英《從征實錄》與江日昇《臺灣外記》皆有記載:

…黎明,藩坐駕船即至臺灣外沙線,各船魚貫絡繹亦至。辰時天亮,即到鹿耳門線外。本藩隨下小哨,繇(由)鹿耳門先登岸,踏勘營地。午後,大船齊進鹿耳門。先時此港頗淺,大舟 宗 船俱無出入,是日水漲數尺,我舟極大者亦無□□(阻礙),□天意默助也。是晚,我舟齊到,泊禾寮港,登岸,札營近街坊梨□□□□□□□鎮督虎衛將坐銃船札鹿耳門,□□水師甲板,並防北線尾。
…成功坐駕豎起帥旗,旁到五方,中懸龍纛,發砲三聲,金鼓震天,令洪喧引港船,先面東而去,諸提鎮照序魚貫。至末刻,遙見鹿耳門,成功命設香案,冠帶叩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顧恩重,委以征伐。奈寸土未得,孤島危居,今而移師東征,假此塊地,暫借安身,俾重整甲兵,恢復中興。若果天命有在,而成功妄想,即時發起狂風怒濤,全軍覆沒。苟將來尚有一線之脈,望皇天垂憐,列祖默祐,助我潮水,俾鷁首所向,可直入無礙,庶三軍從容登陸。祝畢,令人於斗頭將竹篙探水深淺。徐回報曰:是藩主弘福,水比往日加漲。成功復問曰:加漲有多少?曰:加漲有丈餘。成功大喜,放炮,擂金鼓,打招旗與後面船隻,好看跟踪。又密令何斌坐斗頭,按圖紆迴,教探水者點篙,徐徐照應,轉舵揚帆,吶喊,從赤崁城而進。


鄭成功艦隊最後能平安通過鹿耳門,並順利於「禾寮港」登陸紮營,歸功於
媽祖神靈顯赫,事後為感謝媽祖神恩,乃於北線(汕)尾暫搭茅屋奉祀,此為鹿耳門天后宮創建之始,「媽祖宮仔」的地名亦由此而來。
二、官建媽祖廟(1719)
明鄭時期(1661-1683)之後的北線(汕)尾嶼,為漁人捕魚曬網、築寮居住之地,由於鹿耳門為當時臺廈通商口岸,商旅往來頻繁,多有上岸祈安之事,媽祖宮因而略具香火。其後,安平大港口因泥沙淤塞而無法通航,鹿耳門乃順勢而起,成為進入臺江的主要門戶,一時間,舟楫幅軸,商旅雲集,不但成為軍事要地,也成為熱鬧商港。清康熙36年(1697)入臺採集硫磺的中國浙江旅遊家郁永河,即由鹿耳門進入臺江,他所寫的《裨海記遊》(上卷)描述當時這裡「沙間多漁舍,時有小艇往來不絕」、「有鎮道海防盤詰出入」:

(1697年2月)二十四日,晨起,視海水自深碧轉為淡黑,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頃之,漸沒入煙雲之外,前望臺灣諸山已在隱現間;更進,水變為淡藍,轉而為白,而臺郡山巒畢陳目前矣。迎岸皆淺沙,沙間多漁舍,時有小艇往來不絕。望鹿耳門,是兩岸沙角環合處;門廣里許,視之無甚奇險,門內轉大。

鹿耳門既是進入臺江港口,港畔北線(汕)尾嶼又有人居、海防官兵駐守,島上的媽祖廟,自然成為過往旅人上香祈安的聖殿。清康熙58年(1719),官方仕紳乃捐資予以擴建,其規模有前後殿、僧舍6間,前殿主祀媽祖,後殿敬奉觀音佛祖,清康熙59年(1720 )陳文達《臺灣縣志》即載:「在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各覆以亭,兩旁建僧舍六間,僧人居之,以奉香火。董其事者,經歷王士勷也。」此一縣志〈輿圖〉中,鹿耳門港畔還繪有砲臺及註記「媽祖廟」於東北端,這是最早紀錄「媽祖廟」的文獻資料。除此文獻資料之外,此地耆老口耳相傳:當時宮廟縱橫各60步,廟前有3株大榕樹,「媽祖廟」左右兩側另建有文武館,此為官兵住宿候訊之所。

再至清乾隆42年(1777),為便利履臺官員迎送往來、候風守潮與因公留宿,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於北線(汕)尾島北端新建「鹿耳門公館」,規模正室五進,東西各置耳房,周圍繚以墻垣,並重修砲臺以固海防,事成,4月勒石「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為記,足見此時北線(汕)尾島之熱鬧景況。此碑於1981年11月17日出土,當時臺南市政府基層建設疏濬鹿耳門溪時,於古媽祖廟遺址處挖出殘碑,花崗石材,碑長6尺、寬2尺8寸、厚4寸,碑額刻「皇清」2字、雙龍紋飾及邊框花飾,可辨文字259個,「今碑下段殘缺,無法得其原貌,然蔣氏所著『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中有『新建鹿耳門公館圖說』,並附圖,可供碑記參考研讀。至於依蔣元樞建設的慣例,必是碑記與圖碑並重,今『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已出土,圖碑至今了無蹤跡,惟得天意出土了。」「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的出土,印證清初以後北線(汕)尾嶼的繁盛,亦可想像「媽祖廟」香火之發達。殘碑今嵌存於鹿耳門天后宮大爿入口牆面上。

18世紀後半葉(清乾隆中葉)以後,清政府國力日衰,無力亦無心經營臺灣,「林爽文事變」(1786-1788)、「蔡牽事件」(1803-1809)發生時,都得靠府城郊商、義民出錢出力,始得以平息亂事,「府城三郊」即憑藉著雄厚的財力,逐漸取代官方的功能,在政經、社會、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發揮巨大的影響力。清嘉慶(1796-1820)中葉以迄清道光(1821-1850)年間,為府城三郊全盛時期,幾乎掌控臺灣內外貿易大權,強大的組織運作與龐大的經濟實力,讓其影響力超出官方的管轄與控制範圍,當時三郊的權力與義務包括:組織保甲、訓練義勇軍、設置冬防夜警以揖盜賊、設三益堂議事公所、置公秤、公砣、公斗與公量,以及負責濬堞港道運河、開闢馬路橋樑、修護古蹟寺廟學堂、實施災害救濟等公益活動。鹿耳門天后宮此時即由府城三郊所管理,清嘉慶5年(1800)總鎮愛新泰曾主持重修天后宮,維持「官建」體制;清嘉慶12年(1807)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上)》卷2〈政志-壇廟〉即載:…官建者尚有鹿耳門廟,康熙五十八年,文武官公建,經歷王士勷董其事。今總鎮愛新泰重修。
<span class="p06">二、官建媽祖廟(1719)</span>
三、重興天后宮(1860-1862)
清道光3年(1823)7月大風雨,曾文溪改道,主流由蘇厝甲、菅仔寮、西港仔改向西南流,自鹿耳門出海,直入臺江,致臺江積砂而陸浮,支流則在鹿耳門東邊向南,由安平角大港口注入臺灣海峽,鹿耳門一夕之間成為無法通行的廢港,舟楫商旅止步,「鹿耳連帆」的繁忙景象就此不再,鹿耳門天后宮的香火,不若以往旺盛。不過,約在清咸豐10年(1860)至清同治元年(1862)間,鹿耳門天后宮曾「重興」過1次,此次修建規模似乎不小,所捐修的官商、店號與士紳都是有頭有臉者。官府有:「臺澎總鎮府」邵連科、曾元福、「臺澎兵備道」孔昭慈、「臺灣府正堂」洪毓琛、「候補道」丁日健、「安平協鎮府」陳(代查)、「臺海防分府」何(代查)、「澎湖分府」張德功、「臺灣縣正堂」雷以鎮等;郊商士紳有:三郊公局、綢緞郊金義利、藥郊金慶星、石鼎美號、敢郊金義成、分府配運館、澎湖郊聖母、臺郡眾油車、臺郡餉局、紙郊鍾金玉、許高利號、茶郊金長號、怨郊勝金玉、益和號、正祥記、陳興泰、陳震遠等等。

此次重興天后宮,反映了3個事實:其一,官建體制已有所改變,郊商士紳加進了修建官廟的行列,顯見郊商勢力的抬頭;其二,「三郊公局」出資最多(500大元),表示府城三郊仍然扮演管理天后宮的重要角色;其三,既能獲官商、店號與地方士紳共同修建,表示鹿耳門天后宮依然維持一定香火。

1980年12月26日臺南市政府基層建設疏濬鹿耳門溪,「重建天后宮碑記」於古天后宮遺址出土,碑文極為清晰完整,印證這段「重興」歷史。石碑為花崗石材,碑長58公分、寬122公分,「惜缺落款年代,然查考文中官員任職時間…,推斷立碑年代約在咸豐十年至同治元年之間(西元1860-1862)。」今存於鹿耳門天后宮大爿入口牆面上。
<span class="p06">三、重興天后宮(1860-1862)</span>
四、大水沖毀天后宮(1871)
就在「重興天后宮」9至10年後的清同治10年(1871)7月28日,鹿耳門天后宮發生了創廟以來最為驚心動魄的浩劫。這天,曾文溪改道,「主流經改由原北分支流,經公地尾轉南歷土城仔東南,由舊口入流。」鹿耳門天后宮瞬間遭洪水沖毀。有關大水沖毀鹿耳門天后宮的確切日期之事,盧嘉興1961年考查〈曾文溪與國賽港〉田調時,根據當時99歲的媽祖宮庄「老壽婆林黃端」告知而確認,當時山洪由北往南沖到天后宮時,以「滾空」(kún-khang;從下掏空)的方式,使天后宮向東北傾斜,先沖毀小爿,再崩塌大爿的;傳說大水沖入廟內當際,大小神像皆已搶救出廟,唯獨媽祖仍神示不能移動,一動便得廟倒庄毀,未幾,水已淹至神壇,廟公林贊及庄民林硯、林白等人不再猶豫,轉身抱起媽祖神像即往外衝,說時遲那時快,神壇連同廟體瞬間沒入大水中,眾人幸運逃過一劫之餘,都嘖嘖稱奇媽祖神跡。

有關「大水沖毀天后宮」一事,後世有「黃任破鹿耳門溪」之說,目的是為了開鑿「竹棑仔港」。「竹棑仔港」是「府城三郊」為開通國賽港至府城的水路,以運送鹽糖及民生物資,而於清同治(1862-1874)初年集資僱工開鑿的人工運河,其水路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自七股國賽港往東南方向伸展,流經現今三股溪西面,越過曾文溪後,從現今土城仔、青草崙而至鄭仔寮,再橫越鹿耳門溪,穿過現今已廢棄的臺鹼安順廠儲水池東側,然後接通四草湖,再過安平舊碼頭、舊運河北幹線後,匯入府城五條港區,沿岸兩側並築造步道,以供人力拖拉之用。當時負責開鑿(或說以後疏濬)「竹棑仔港」者,即是蚶西港人黃任,傳說當時「鹿耳門媽祖曾向黃任托夢說:『你的後代欲出囝孫,抑是欲出賢人,神攏會當幫贊你,但千萬袂使開闢這條竹棑仔港,因為開闢了後一定敗地理。』可惜黃任置之不理…。開闢後,聽說地靈流三天三夜的血,這雖是神話,但正暗示著,這兒的地理不能遭破壞。」黃任為順利開鑿「竹棑仔港」,傳說不惜以「銅針烏狗血」祭港溪,鹿耳門港的地理因而遭到破壞,俟大水一來,鹿耳門天后宮一下子便被沖毀了。後人以為與開鑿「竹棑仔港」有密切關連;涂順從《北汕尾年節之旅》收錄一段田調紀錄:

「媽祖宮仔」出身的藝術家林中信分析說:「同治年間的那場毀滅性洪水,很可能是這條竹筏港所造成的。」他繼續說:「因為那時的鹿耳門港已經淤淺,照理說第二次洪水來襲,很快就佈滿,水不會繼續沖刮,但因有竹筏港的疏導,水就一直往下擠。耆老言,媽祖宮倒塌,不像我們一般講的,水一沖,廟就倒。而是水從北方沖刮過來,一直『滾孔(空)』整座廟,然後向東北方向傾斜倒塌。」如沒有竹筏港,當水填滿鹿耳門港,大概不會繼續漫流,水量少,媽祖宮和鹿耳門公館就安全;就因為有竹筏港的引導,大洪水才持續不斷在此沖襲…。

此事後續故事,盧嘉興《鹿耳門地理演變考》收錄了黃任後人黃琴對此一傳說的看法:據黃琴七十三歲,…其祖父黃任,曾任鹿耳門清港,而破壞了媽祖宮的龍脈,以致子孫不能安寧,所以嗣後其子孫每年都要到媽祖宮燒金,以贖罪於神前。為此,鹿耳門天后宮媽祖與四草大眾廟大眾爺等2神,各於蚶西港黃家安放1營兵將在此護祐。

廟公林贊及庄民林硯、林白等人,即時搶救媽祖及大小神像後,除媽祖暫祀於民家之外,其餘皆寄祀於臺南市水仙宮,此為後來「鹿耳門寄普」之濫觴;而媽祖宮庄留祀之媽祖,則以「跋爐主」方式全庄輪祀,直至戰後重建天后宮後始移祀入廟。這尊被搶救出來的媽祖,媽祖宮庄一直稱為「開基媽」,1956年夏天,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楊雲萍帶領古史遺蹟考察隊到鹿耳門田調,於「里長林天宋家」發現這尊「開基媽」,印證這段湮沒於史料的歷史故事:民國45年夏,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古史遺蹟考察隊,至臺南顯宮里,於里長林天宋家,發現天上聖母神像一尊,古色莊嚴,謂乃鹿耳門舊媽祖宮所奉祀者。余急問媽祖宮之所在。據告於80餘年前,被洪水沖毀,但遺址尚可尋訪。乃往按其方位,考其距離。多與古圖舊志所載相印證。又詢一老婦人謂幼時屢在廟內遊戲,並視見沖毀情形。再閱日據時代舊圖,知此地名稱為媽祖宮,現改為顯宮里…。「開基媽」今祀於鹿耳門天后宮內殿正中央前方,以示尊崇。
五、戰後重建天后宮(1947)
自清同治10年(1871)7月大水之後,媽祖宮庄歷經清末、日治時期的70餘年間,全庄皆以輪祀方式(跋爐主)祭拜媽祖,其間或謂「蓋有草庵奉祀」,但幾以民宅為祭祀場所;因庄小人少,又是民生凋敝年代,因而一直無力興廟,直至1946年,庄內士紳林洋、林天宋、林謀、林銀生、蔡杭、蘇寅、尤石崎、林鬧晚、林廳等人,為求媽祖千秋永祀,始多方奔走發起募款重建,以振昔日盛況,最後於原廟址南方800公尺處重建天后宮(舊廟),於1947年春落成啟用,重迎「開基媽」入廟安座,並組織董事會,公推林天宋為管理人。
落成之際,各界奉匾聯慶賀者不乏其人,現有「后來其蘇」、「鹿耳門開基天后宮」、「威靈顯赫」、「海國慈航」、「自古開臺國聖君,聖母顯化鹿耳門,萬古千秋人欽敬,靈感香煙今尤存」等名匾懸滿於殿中。…例年來進香者遠至高雄縣美濃鎮手巾寮、清水里、臺南縣大內鄉石仔瀨、善化鎮茄拔里、東勢寮、牛庄、安定鄉中榮村、蘇厝村、新市鄉小新營、山上鄉苦瓜寮、永康鄉三崁店、鹽行、大竹林、洲仔尾、土虱堀、西港鄉慶安宮及各村社,本區之新寮、十三佃、總頭寮、中洲寮、新和順、舊和順、溪頂寮、十二佃、本淵寮、南路寮、陳卿寮等一百多村庄`之信徒,每年例祭均自遠途跋涉虔誠來行香、乞水、乞火,至今未曾間斷…。

1947年的鹿耳門天后宮(舊廟)規模,面積有40坪,屬南式建築,分拜殿與正殿兩進,面寬1丈6尺,三川步口前為開放式的「軒」,南側(大爿)建有「廟室仔」(廂房),是為辦公、會客場所,部分充作儲存神器等物之用,其前建有金爐1座;北側則為當時顯宮國小校址,以廟埕為運動場。

以林天宋為首的媽祖宮庄士紳,承繼先人開疆闢土、墾荒建庄的精神,重建鹿耳門天后宮,為媽祖千秋大業奠基。其後,「鄭成功登陸地點」與「媽祖正統」問題浮出檯面,與土城仔進行長期論戰;儘管如此,鹿耳門天后宮在媽祖的神示之下,依然全面進行整合香境與臺江16寮的出巡(臺江迎神祭),前後歷經1961年、1962年兩次,對鹿耳門天后宮的後續發展影響極大。鹿耳門天后宮第1次寺廟登記,沿用舊名仍稱「天后宮」,登記證號為臺南市政府「南市民字第126號」。1984年4月改稱「鹿耳門天后宮」;1986年9月再變更為「臺灣省臺南市鹿耳門天后宮」。1947年所建之鹿耳門天后宮(舊廟),在1977年新廟重建後拆除,遺留諸多木構件先收藏於倉庫,2007年委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整理重組,於南側(大爿)廂房2樓閒置空間,闢建為「傳統建築展示室」,從數百件遺構中選出45件布置,分成2個群組:組合構件與單體構件。前者安放於鋼構框架中,說明原件所在位置及其功能;後者則是可以解釋之構件。「傳統建築展示室」於2008年初建置完成,並於2008年2月至6月以「木建築之舞-鹿耳門天后宮古廟構件展」為名正式對外開放,此後即成為常態館,為鹿耳門天后宮重要文化館舍之一。
<span class="p06">五、戰後重建天后宮(1947)</span>
六、重建巍峨大廟(1977)
鹿耳門天后宮信徒遍及國內外各地,每年進香人潮十數萬人,一路發展下來,漸在南臺灣打開知名度,原舊廟窄小簡陋,已無法容納更多香客,為做未來永續發展與服務更多媽祖信眾,亦讓媽祖神威更為遠播,乃有擴建之議。1976年3月經信徒代表大會通過重建議案,隨即組織「鹿耳門天后宮重建委員會」,並經全體重建委員一致推荐監察委員張文獻為名譽主任委員,並置正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初由陳丁川擔任,後由林三和繼任;副主任委員計有黃慶芳、陳旗安、楊書川、林山本、高崇熙、張坤山、黃仙財、謝許英、鄭烈、李進盛等10名;常務委員有曾清和等180人,委員則有陳帆等358人。此外,另聘趙森海等35人為顧問;至於實際執行者的總幹事,初由林鬧晚擔任,後由林文漲繼任,共同推行重建工作,於1977年3月初9舉行重建開基動土典禮,由時任立法委員張文獻奠基,臺南市長張麗堂動土,從此展開重建工作。

決議重建之後,為慎重其事,1977年初春由媽祖親臨「踏廟地」,每晚於廟前空地「關四轎」(kuan-sì-kiō),一連1個多月,從不間斷,但每晚都無動靜,扛轎的「轎仔跤」(kiō-á-kha)吃晚點心就又各自回家,大家戲稱:「逐暝攏是來食米粉湯的」。1個多月過去了,在一個春寒料峭的夜晚,應聘前來看「轎仔字」的十二佃「桌頭」蔡航,告訴大家「就佇今暝」;果然,午夜時分,媽祖四轎大發跳輦,退到現今「媽祖宮公園」水池邊,然後如飛雲走馬般的快速衝至現今大廟正殿「鎮殿媽神位處」,插香後再「關」,一連3次,終於確認廟地。1977年原本只是一片空地的大廟預定地,當時踏位的「鎮殿媽神位處」,並未正對鹿耳門溪口,但1980至1981年間臺南市政府疏濬鹿耳門溪並截彎取直後,正殿視線竟已對準鹿耳門溪口,對此「神跡」,媽祖宮庄人無不嘖嘖稱奇。興廟當時,建設經費來源大致有5:其一,丁口錢,每丁1000元;其二,產業錢,魚塭、農地、鹽田每甲捐1萬元,公務員再每人另捐1萬元;其三,募款,向旅外鄉親與企業店家勸募;其四,香油錢,信徒自由樂捐;其五,其他。前兩項為可確定之資金,亦為基本資金,總計500多萬,所以總經費2億多元的大部分的興廟款項,大多來自十方善信的捐獻。

鹿耳門天后宮巍峨大廟於1981年初步成型,並於3月23日安座,但興廟工作仍一直進行中,即便迄今(2011年)依然尚未完工。興廟伊始,新塑「鎮殿媽」奉祀,「開基媽」則祀於內殿中央前方,永世護祐媽祖宮庄及其萬千子民。鹿耳門天后宮新廟屬南式三川五門之建築,廟體分三川步口、天井、三川殿(前殿)、正殿(大殿)、後殿,並有左右迴廊貫通,成回字形之三殿式格局。廟內藻井斗栱巧奪天工,石刻木雕靈活精彩,彩繪圖案繽紛典雅;廟頂為歇山重簷,燕尾飛脊擁抱藍天,剪黏交趾五彩奪目;廟埕寬敞廣大,足以容納上萬人,數團進香團同時拜廟演藝亦無問題。南臺大廟自此成形,更據一方,成為臺灣最為重要的媽祖廟之一。之後, 1993年完成九龍壇、接官亭,再於2002年農曆3月23日啟用「鹿耳門公館」、2005年山門落成、2006年北金爐、2011年南金爐相繼啟用,鹿耳門天后宮的整體建設逐步完成,更具宗教氛圍與歷史情調。

新廟重建之議當際,鹿耳門天后宮在組織上亦予以制度化,1976年3月成立第1屆管理委員會,選舉林天宋為主任委員,1981年7月改選第2屆管理委員會,林天宋仍膺選為主任委員,1986年6月改選第3屆管理委員會,選舉林登賢為主任委員,1990年11月改選第4屆管理委員會,1995年1月改選第5屆管理委員會,皆選舉林仙養為主任委員。自第5屆開始,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媽祖宮庄全體信徒普選,並定任期一任4年。其後,第6屆(1999.01-2002.12)全庄普選亦由林仙養膺選;第7屆(2003.01-2006.12)由林停諸當選,第8屆(2007.01-2010.12)復由林仙養擔任主委。而在宗教文化事務部分,鹿耳門天后宮也極力多元發展,先是1984年舉辦全國唯一的49天「羅天大醮」,後有1984年、1996年(媽祖船)和2005年各舉行1次大型的「鹿耳門媽出巡」,皆為廣大善信植福祈安,帶來前所未有的宗教盛事;1993年開始興辦的「鹿耳門天后宮文化季」,迄今(2011)不斷,開展臺灣新廟會文化之濫觴,成為臺灣宗教文化之典範。
<span class="p06">六、重建巍峨大廟(1977)</span>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