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門鹿耳門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鹿耳門溪「兩岸論爭」之要義
作者:陳熙城
鹿耳門溪兩岸的紛爭,從民國50年(1961)鄭成功復臺300週年紀念活動引起的考證「登陸地點」,演變成媽祖正統之爭,最後雖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考證報告出爐,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加以當代學界避免碰觸此燙手山芋,至今依然各說各話。
根據53101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鄭成功復臺登陸地點考證第二次報告書〉:「…綜合上述,鄭成功登陸地點鹿耳門位置,當以距安平北北西約11里至13里之間的東西長度約3、4里之港道南岸一帶為宜」,此結論雖是登陸地點之考證,但不啻指出了古鹿耳門港道的位置。筆者按,中國一舊里合公制576公尺,換算該位置應在目前的鹿耳門溪位置,亦即兩廟都承認的「古媽祖廟」遺址附近區域,古鹿耳門港位置即在官方結論之航測點,溪南為BB308、溪北為HA842的兩基點東西一帶(涵蓋現在的整條鹿耳門溪)。
鹿耳門溪兩岸的紛爭,從民國50年(1961)鄭成功復臺300週年紀念活動引起的考證「登陸地點」,演變成媽祖正統之爭,最後雖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考證報告出爐,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加以當代學界避免碰觸此燙手山芋,至今依然各說各話。
根據53101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鄭成功復臺登陸地點考證第二次報告書〉:「…綜合上述,鄭成功登陸地點鹿耳門位置,當以距安平北北西約11里至13里之間的東西長度約3、4里之港道南岸一帶為宜」,此結論雖是登陸地點之考證,但不啻指出了古鹿耳門港道的位置。筆者按,中國一舊里合公制576公尺,換算該位置應在目前的鹿耳門溪位置,亦即兩廟都承認的「古媽祖廟」遺址附近區域,古鹿耳門港位置即在官方結論之航測點,溪南為BB308、溪北為HA842的兩基點東西一帶(涵蓋現在的整條鹿耳門溪)。
一、曾文溪的改道
鹿耳門是臺江的咽喉、北汕尾島的門窗,是府城的天險。欲了解鹿耳門,就地理演變言,自然非了解曾文溪的改道不可。
西元1661年,鄭成功經古鹿耳門港(水道),登上北線尾島踏勘營地,隨後大軍經鹿耳門港進入府城搭營於禾寮港,當時鹿耳門水道南為北線尾(今媽祖宮舊地),北為隙仔島(今土城仔部分舊地)。清道光3年(1928)以至日明治44年(1911)不到的百年期間,共經4次大洪患,每次洪患,曾文溪的出海口就經一次改道,是曾文溪的不穩定期,當地人通稱這條流竄的河流為「青瞑蛇」。考清康熙年間(1662-1722),曾文溪上游稱灣裡溪,在麻豆之下游則為漚汪溪。清道光3年(1823)大風水,上游自蘇厝改道經菅寮、溪埔寮、學甲寮之北向南由鹿耳門入海;此期整個臺江內海的部分,幾乎已被泥沙淤積而成一整片的海埔新生地,陸象儼然成形。清同治10年(1871)暴風雨後,北邊的支流向北從三股溪入海,南邊的主流匯入鹿耳門溪(此期沖毀鹿耳門天后宮古廟);曾文溪主流在流經學甲寮後,向西南往鹿耳門口附近出海,由於此新的河道流經鹿耳門口出海,因此此段河道方始稱為鹿耳門溪。日明治32年(1899),同樣是暴風雨,主流從公地尾以下,分成兩股主流,一條流入三股溪自國賽港出海,另一條則流入鹿耳門溪自媽祖宮庄西邊入海;日明治44年(1911),主流自公地尾下,流經今日國姓大橋處,直接衝破河口沙洲,從青草崙西北入海。曾文溪的下游形成雙出海口,北邊從三股溪出海,南邊則從鹿耳門溪出海,整個土城仔地區形成一片完整的河口三角洲。日明治44年(1911)之後,發生另一次更大的大雨,曾文溪的下游因而向西衝過沙洲,直接入海,原來的流路,包括三股溪和鹿耳門溪則皆斷源。日昭和6年(1931)之後,日本政府在曾文溪兩岸增築堤防,舊有的流路,包括三股溪和鹿耳門溪便徹底失去水源,成為無源的河流且逐漸縮小河道。
清道同年間(1821-1874)的大風雨,臺灣陸上的灣裡溪、新港溪等匯集上游土石流,流洩至臺江內海,該域因此而由北至南逐漸淤積陸化;此期間流失了北線尾北邊的土地,古媽祖廟於焉被毀。多次的改道,積沙成陸、沙汕飄移、天險不險、航道不航,換得行路不得,改變了地貌,也紛擾了世情。到了日昭和5年(1930),嘉南大圳灌溉系統興築完成,經濟產業漸漸穩定,外來人口移居鹿耳門地區乃日漸增加。
鹿耳門是臺江的咽喉、北汕尾島的門窗,是府城的天險。欲了解鹿耳門,就地理演變言,自然非了解曾文溪的改道不可。
西元1661年,鄭成功經古鹿耳門港(水道),登上北線尾島踏勘營地,隨後大軍經鹿耳門港進入府城搭營於禾寮港,當時鹿耳門水道南為北線尾(今媽祖宮舊地),北為隙仔島(今土城仔部分舊地)。清道光3年(1928)以至日明治44年(1911)不到的百年期間,共經4次大洪患,每次洪患,曾文溪的出海口就經一次改道,是曾文溪的不穩定期,當地人通稱這條流竄的河流為「青瞑蛇」。考清康熙年間(1662-1722),曾文溪上游稱灣裡溪,在麻豆之下游則為漚汪溪。清道光3年(1823)大風水,上游自蘇厝改道經菅寮、溪埔寮、學甲寮之北向南由鹿耳門入海;此期整個臺江內海的部分,幾乎已被泥沙淤積而成一整片的海埔新生地,陸象儼然成形。清同治10年(1871)暴風雨後,北邊的支流向北從三股溪入海,南邊的主流匯入鹿耳門溪(此期沖毀鹿耳門天后宮古廟);曾文溪主流在流經學甲寮後,向西南往鹿耳門口附近出海,由於此新的河道流經鹿耳門口出海,因此此段河道方始稱為鹿耳門溪。日明治32年(1899),同樣是暴風雨,主流從公地尾以下,分成兩股主流,一條流入三股溪自國賽港出海,另一條則流入鹿耳門溪自媽祖宮庄西邊入海;日明治44年(1911),主流自公地尾下,流經今日國姓大橋處,直接衝破河口沙洲,從青草崙西北入海。曾文溪的下游形成雙出海口,北邊從三股溪出海,南邊則從鹿耳門溪出海,整個土城仔地區形成一片完整的河口三角洲。日明治44年(1911)之後,發生另一次更大的大雨,曾文溪的下游因而向西衝過沙洲,直接入海,原來的流路,包括三股溪和鹿耳門溪則皆斷源。日昭和6年(1931)之後,日本政府在曾文溪兩岸增築堤防,舊有的流路,包括三股溪和鹿耳門溪便徹底失去水源,成為無源的河流且逐漸縮小河道。
清道同年間(1821-1874)的大風雨,臺灣陸上的灣裡溪、新港溪等匯集上游土石流,流洩至臺江內海,該域因此而由北至南逐漸淤積陸化;此期間流失了北線尾北邊的土地,古媽祖廟於焉被毀。多次的改道,積沙成陸、沙汕飄移、天險不險、航道不航,換得行路不得,改變了地貌,也紛擾了世情。到了日昭和5年(1930),嘉南大圳灌溉系統興築完成,經濟產業漸漸穩定,外來人口移居鹿耳門地區乃日漸增加。
二、行政區的劃分
清道光3年(1823)以降的數十年間,曾文溪屢氾,出海河道亦屢換,其地理急遽之演變直至日治期間增築堤防而止。此間臺灣連連豪雨,山洪暴發夾帶大量的土石,使臺江內海漸次淤積浮為陸地,此新生的土地,自是引來各地墾戶的開發,佔地糾紛、集體械鬥也在所難免,因此而有清道光7年(1827)的臺灣兵備道孔昭虔會勘臺、嘉二邑,以當時曾文溪出口主流河道-鹿耳門溪為界,勘丈給墾,也開啟了這塊新生土地的開發史。日明治44年(1911)曾文溪的復次改道,原來同一地理區的土城仔與七股地區,劃分為不同的隸屬縣市,而後於日昭和13年(1938)遂歸入臺邑管轄。
明鄭時期,臺灣始設一府二縣,臺江的範圍,行政上是由天興縣所管轄。清康熙23年(1684)臺灣歸清,設臺灣府,轄諸羅、臺灣、鳳山等3縣;清道光3年(1823)以後,臺江浮覆,逐漸吸引各地墾民來此墾殖,以當時曾文溪自鹿耳門溪出口河道為界,媽祖宮庄屬臺灣縣,土城仔屬則嘉義縣。清光緒13年(1887),臺灣置臺北、臺灣、臺南等3府及一臺東直隸州,轄11縣4廳;媽祖宮庄屬安平縣外武定里,土城仔屬則嘉義縣西港仔堡。日治臺南廳時期,媽祖宮庄屬安平支廳外武定里;土城仔與七股等同屬蕭壠支廳西港仔堡。日昭和13年(1939)始正式將土城仔從七股庄分離並併入新豐郡安順庄,從此媽祖宮庄與土城仔同屬安順庄,亦即在此之前,兩地因曾文溪的流經鹿耳門古港道出海之隔,而分屬不同的邑治;民國36年(1947)始正式編入臺南市之安南區。
清道光3年到日治初期(1823-1911)這段期間,現安南區之部,有「安南十三寮」之稱,日明治32年(1899)曾文溪再度改道,除在清光緒之前形成的13寮之外,再加入公親寮、學甲寮和溪南寮,便構成現在通稱的「十六寮」。不過,不論「十三寮」或「十六寮」,都沒包括土城仔任何區域,因當時土城仔尚屬嘉義縣管轄。
清道光3年(1823)以降的數十年間,曾文溪屢氾,出海河道亦屢換,其地理急遽之演變直至日治期間增築堤防而止。此間臺灣連連豪雨,山洪暴發夾帶大量的土石,使臺江內海漸次淤積浮為陸地,此新生的土地,自是引來各地墾戶的開發,佔地糾紛、集體械鬥也在所難免,因此而有清道光7年(1827)的臺灣兵備道孔昭虔會勘臺、嘉二邑,以當時曾文溪出口主流河道-鹿耳門溪為界,勘丈給墾,也開啟了這塊新生土地的開發史。日明治44年(1911)曾文溪的復次改道,原來同一地理區的土城仔與七股地區,劃分為不同的隸屬縣市,而後於日昭和13年(1938)遂歸入臺邑管轄。
明鄭時期,臺灣始設一府二縣,臺江的範圍,行政上是由天興縣所管轄。清康熙23年(1684)臺灣歸清,設臺灣府,轄諸羅、臺灣、鳳山等3縣;清道光3年(1823)以後,臺江浮覆,逐漸吸引各地墾民來此墾殖,以當時曾文溪自鹿耳門溪出口河道為界,媽祖宮庄屬臺灣縣,土城仔屬則嘉義縣。清光緒13年(1887),臺灣置臺北、臺灣、臺南等3府及一臺東直隸州,轄11縣4廳;媽祖宮庄屬安平縣外武定里,土城仔屬則嘉義縣西港仔堡。日治臺南廳時期,媽祖宮庄屬安平支廳外武定里;土城仔與七股等同屬蕭壠支廳西港仔堡。日昭和13年(1939)始正式將土城仔從七股庄分離並併入新豐郡安順庄,從此媽祖宮庄與土城仔同屬安順庄,亦即在此之前,兩地因曾文溪的流經鹿耳門古港道出海之隔,而分屬不同的邑治;民國36年(1947)始正式編入臺南市之安南區。
清道光3年到日治初期(1823-1911)這段期間,現安南區之部,有「安南十三寮」之稱,日明治32年(1899)曾文溪再度改道,除在清光緒之前形成的13寮之外,再加入公親寮、學甲寮和溪南寮,便構成現在通稱的「十六寮」。不過,不論「十三寮」或「十六寮」,都沒包括土城仔任何區域,因當時土城仔尚屬嘉義縣管轄。
三、媽祖正朔之爭
臺灣各朝輿圖上常見「媽宮」、「媽祖宮」、「王宮」、「王爺港」….之註記,此記表示該地係以當時明顯地形或地標為該地之命名。清康熙59年(1720)刊行的陳文達《臺灣縣志》卷之九志:「在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天后宮,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此即從清康熙以來的輿圖或志書,所看到的「媽宮」、「媽祖宮」,皆明白指出係位於鹿耳門港道之南的北線尾島上。且清道同年間(1821-1874)連續大風雨,時灣裡溪(現曾文溪)由古鹿耳門港道出口,土石泥沙大量宣洩而下,把北線尾島上的古媽祖廟沖毀了,大片臺江內海於此期之後乃逐漸淤積成埔成陸。也就是說,古鹿耳門媽祖廟是因北線尾的土地,被洪流沖失而廟毀,不干鹿耳門溪北之「他地」關係。
臺灣各朝輿圖上常見「媽宮」、「媽祖宮」、「王宮」、「王爺港」….之註記,此記表示該地係以當時明顯地形或地標為該地之命名。清康熙59年(1720)刊行的陳文達《臺灣縣志》卷之九志:「在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天后宮,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此即從清康熙以來的輿圖或志書,所看到的「媽宮」、「媽祖宮」,皆明白指出係位於鹿耳門港道之南的北線尾島上。且清道同年間(1821-1874)連續大風雨,時灣裡溪(現曾文溪)由古鹿耳門港道出口,土石泥沙大量宣洩而下,把北線尾島上的古媽祖廟沖毀了,大片臺江內海於此期之後乃逐漸淤積成埔成陸。也就是說,古鹿耳門媽祖廟是因北線尾的土地,被洪流沖失而廟毀,不干鹿耳門溪北之「他地」關係。
四、論述之真偽
民國50年(1961)起,由於鹿耳門溪兩岸媽祖廟正朔之爭,兩方論戰延燒至今未有結果,期間論述真偽紛出,茲提6點論述辯清,以供識者參考:
(一)「鄭成功來臺之前即有媽祖廟在土城仔」之說
按某方所示,謂「…原有一冊先人留傳之記事簿,上記鄭成功來臺前,鹿耳門已有草廟奉祀媽祖、佛祖、水仙尊王。」又謂「當鄭王首登鹿耳門嶼踏勘營地時,見有一座神廟,入內參拜,仰見天上聖母肅然端坐,乃焚香默禱…」;復謂「…當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港時,因獲神助,登陸後為感念神恩,于翌年永曆十六年重建聖母廟,添建兩廂側室,號稱文館、武館,並豎旗杆以誌其功德…」。
考歷朝志書等相關籍冊,從未發現於清道同年間(1821-1874)臺江浮埔之前,有臺、嘉邑諸民大量移墾之實,因除隙仔等島之外四週都是海洋,何來陸地?遑論有廟?更不可能有鄭成功早於1662年5月8日薨逝卻能在「翌秋」復建該廟之事。臺江內海於清道光3年(1823)之前,其西側自南而北由一至七鯤鯓、安平島、北汕尾島、隙仔嶼、海翁汕(加老灣)、南鯤鯓汕及北門嶼環繞;清乾隆《重修福建臺灣府志》(1741)或《續修臺灣府志》(1774)等明載「…隙仔港(隙仔嶼與加老灣島間的隙口):在鹿耳門外之北…」。古來鹿耳門港道之北的隙仔島本無廟宇,任何一朝之志書均不見記載,且鄭王入臺之初,兵馬倥傯,糧秣經費皆係拮据,分駐屯墾之況、內憂外患之際,鄭王更於此期辭世,豈有餘力大興土木?
(二)「鹿耳門溪是新沖出的河道」之說
從清道同年間(1821-1874)起,曾文溪由鹿耳門出海,到日治期間的雙出海口,在在表示現在的鹿耳門溪,是當時臺江的兩大出流口之一(另一為大員港,即今之安平港);曾文溪下游改道的從鹿耳門溪(古港道)出海,然後有鹿耳門水道演變成鹿耳門溪之地理演變之實,日治《堡圖》、〈臺南縣管內全圖〉於河道沿線註記「鹿耳門溪、港仔寮、媽祖宮、學甲寮、土成仔…」繪明確鑿,何能「鹿耳門溪是新沖出的河道」的移山倒海神話?地理演變非泛化成湮,係由一期一期的更迭累積堆疊而來,從古航道到曾文溪匯流口,再到斷源的河道,志書、輿圖明載並證。
(三)「古鹿耳門港在今某廟前一線、現在的曾文溪就是鹿耳門港道」之說
曾文溪出海口屢次變更,如上所述,因上游大風雨土石流的宣洩沉積,沖毀了古媽祖廟,而古媽祖廟舊地就橫跨現今鹿耳門溪,此乃不爭之事實,表示出古媽祖廟地處北線尾之北端,現今鹿耳門溪即為古鹿耳門港之遺跡!某方宣示「古鹿耳門港在今某廟前一線」,並且立碑於廟前示人,此舉豈不變造地理於前,復誤人子弟於後?若該說為確,當年的隙仔島、北方沙洲或其南的淡水溪(現二層行溪)是在現在的什麼地方?更遠的地標、地理位置又都將飛到化外之境了。又該說若為真,怎不見該處有古廟遺物出土,反見於其南方2公里餘的現在鹿耳門溪中?
(四)「以今鹿耳門溪為界,北線尾島之北半稱『鹿耳門』、南稱『北線尾』」之說
1623年,荷蘭第一張實際測繪大員地區的海圖,註記「鹿耳門」於北線尾東北海域;1629年大員海圖於該島北註記「北線尾島」、「北線尾島北方森林」;1636年海圖隙仔島成形;1652年海圖註記「K」、「鹿耳門溝」,溝北為「北方沙洲」,島上並記有「鹿耳門」荷文。1652年之此張海圖,學界公認係大員、鹿耳門最詳細的描述。
北線尾之名稱,早見荷蘭古圖,而歷朝志書描述臺江外環諸島,以南線、北線稱之,要指以當時荷蘭之軍事重地「安平」為中心,其南為南線諸鯤鯓,其北則為北線諸島。荷治以降至清乾隆期間,都稱呼鹿耳門水道南側之島嶼為北線尾島;而至清嘉慶12年(1807)謝金鸞《續修臺灣縣志》,卻將南岸原名北線尾嶼改稱鹿耳門嶼,將北線尾的名稱冠到北岸的隙仔島去了,甚至稱鹿耳門港亦名隙仔港。此歸因於清嘉慶初年時稱鹿耳門口南邊曰南汕、北邊為北汕,以致「謝志」撰者一時失察,乃有為符合北汕而稱隙仔島為北線尾島之錯置情形。有因撰志者的失查,某方將錯就錯,乃提出擴大比例尺的盤算,如此之下,土城仔今域則皆涵蓋於北線尾北半部了。然而,到了清道光18年(1838)臺灣道姚瑩的〈議建砲臺記〉:「….然南線舊建天后宮已百餘年…」,已然又「恢復正軌」南線又是北線尾了。
(五)放大荷尺之比例換算所產生的謬誤
荷治〈十七世紀中葉大員附近海圖〉與日治《堡圖》,是學界公認判讀最明、最實之考證資料,因此當年學界黃典權就據以換算比例尺來疊合今圖,該疊合圖更廣見於土城仔出版之各項出版品。筆者按,「roede」為當時荷尺單位,因荷蘭地區的不同,換算成今公制亦有不同,由於以任何荷尺之比例換算,今古疊合時無法將土城仔納入北線尾範圍內,爲解決此一漏洞,乃創造出以「1荷尺等於10公尺」之換算比例,以成其所見各出版品之今古疊合圖。然而,荷治古圖左下有一段文字:「Schale van 800 Roeden,of een half uur Gaans」,意為「800荷尺或半小時行程的比例尺」,此記一語否決了上述換算法。若以一荷尺為10公尺計,則半小時走8公里(註:一般行軍,每小時走4公里)此乃天方夜譚之論。由於放大比例尺,17世紀所示的古北線尾島包括土城仔,遂有「古鹿耳門港在今青草崙以南至聖母廟前兩線間」、「鄭成功登陸地經中央研究院證實係在紀念公園北方500公尺處」等之奇怪說法出現。
(六)近期揭櫫報端的「疑似古廟遺物出土」
臺南市安南區土城仔保安宮係日大正2年(1913),當地人士在西南海邊拾獲由中國漂來的王船一艘,為酬神恩,議建王爺廟。當時因缺乏磚石材料,遂議定挖採崩陷於鹿耳門溪底的古天后宮舊廟址磚石應用,是為肇建「保安宮」之由來。民國88年(1999)6月復於古廟遺址挖掘(見《中華日報》1999年6月18日圖文載),民國94年(2005)2月,又再於同一地點挖掘,稱出土「疑似古廟舊物」一批(見《中華日報》2005年2月23日圖文載),該批宣示於眾之物,處處違反深埋土中之象,遭社會人士譏評:「都已翻過數次了,竞還能於覆土下翻出新生貝類附著於其上之磚塊」、「早年就已經插竹為記遍挖,竟還能挖出東西」?
民國50年(1961)起,由於鹿耳門溪兩岸媽祖廟正朔之爭,兩方論戰延燒至今未有結果,期間論述真偽紛出,茲提6點論述辯清,以供識者參考:
(一)「鄭成功來臺之前即有媽祖廟在土城仔」之說
按某方所示,謂「…原有一冊先人留傳之記事簿,上記鄭成功來臺前,鹿耳門已有草廟奉祀媽祖、佛祖、水仙尊王。」又謂「當鄭王首登鹿耳門嶼踏勘營地時,見有一座神廟,入內參拜,仰見天上聖母肅然端坐,乃焚香默禱…」;復謂「…當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港時,因獲神助,登陸後為感念神恩,于翌年永曆十六年重建聖母廟,添建兩廂側室,號稱文館、武館,並豎旗杆以誌其功德…」。
考歷朝志書等相關籍冊,從未發現於清道同年間(1821-1874)臺江浮埔之前,有臺、嘉邑諸民大量移墾之實,因除隙仔等島之外四週都是海洋,何來陸地?遑論有廟?更不可能有鄭成功早於1662年5月8日薨逝卻能在「翌秋」復建該廟之事。臺江內海於清道光3年(1823)之前,其西側自南而北由一至七鯤鯓、安平島、北汕尾島、隙仔嶼、海翁汕(加老灣)、南鯤鯓汕及北門嶼環繞;清乾隆《重修福建臺灣府志》(1741)或《續修臺灣府志》(1774)等明載「…隙仔港(隙仔嶼與加老灣島間的隙口):在鹿耳門外之北…」。古來鹿耳門港道之北的隙仔島本無廟宇,任何一朝之志書均不見記載,且鄭王入臺之初,兵馬倥傯,糧秣經費皆係拮据,分駐屯墾之況、內憂外患之際,鄭王更於此期辭世,豈有餘力大興土木?
(二)「鹿耳門溪是新沖出的河道」之說
從清道同年間(1821-1874)起,曾文溪由鹿耳門出海,到日治期間的雙出海口,在在表示現在的鹿耳門溪,是當時臺江的兩大出流口之一(另一為大員港,即今之安平港);曾文溪下游改道的從鹿耳門溪(古港道)出海,然後有鹿耳門水道演變成鹿耳門溪之地理演變之實,日治《堡圖》、〈臺南縣管內全圖〉於河道沿線註記「鹿耳門溪、港仔寮、媽祖宮、學甲寮、土成仔…」繪明確鑿,何能「鹿耳門溪是新沖出的河道」的移山倒海神話?地理演變非泛化成湮,係由一期一期的更迭累積堆疊而來,從古航道到曾文溪匯流口,再到斷源的河道,志書、輿圖明載並證。
(三)「古鹿耳門港在今某廟前一線、現在的曾文溪就是鹿耳門港道」之說
曾文溪出海口屢次變更,如上所述,因上游大風雨土石流的宣洩沉積,沖毀了古媽祖廟,而古媽祖廟舊地就橫跨現今鹿耳門溪,此乃不爭之事實,表示出古媽祖廟地處北線尾之北端,現今鹿耳門溪即為古鹿耳門港之遺跡!某方宣示「古鹿耳門港在今某廟前一線」,並且立碑於廟前示人,此舉豈不變造地理於前,復誤人子弟於後?若該說為確,當年的隙仔島、北方沙洲或其南的淡水溪(現二層行溪)是在現在的什麼地方?更遠的地標、地理位置又都將飛到化外之境了。又該說若為真,怎不見該處有古廟遺物出土,反見於其南方2公里餘的現在鹿耳門溪中?
(四)「以今鹿耳門溪為界,北線尾島之北半稱『鹿耳門』、南稱『北線尾』」之說
1623年,荷蘭第一張實際測繪大員地區的海圖,註記「鹿耳門」於北線尾東北海域;1629年大員海圖於該島北註記「北線尾島」、「北線尾島北方森林」;1636年海圖隙仔島成形;1652年海圖註記「K」、「鹿耳門溝」,溝北為「北方沙洲」,島上並記有「鹿耳門」荷文。1652年之此張海圖,學界公認係大員、鹿耳門最詳細的描述。
北線尾之名稱,早見荷蘭古圖,而歷朝志書描述臺江外環諸島,以南線、北線稱之,要指以當時荷蘭之軍事重地「安平」為中心,其南為南線諸鯤鯓,其北則為北線諸島。荷治以降至清乾隆期間,都稱呼鹿耳門水道南側之島嶼為北線尾島;而至清嘉慶12年(1807)謝金鸞《續修臺灣縣志》,卻將南岸原名北線尾嶼改稱鹿耳門嶼,將北線尾的名稱冠到北岸的隙仔島去了,甚至稱鹿耳門港亦名隙仔港。此歸因於清嘉慶初年時稱鹿耳門口南邊曰南汕、北邊為北汕,以致「謝志」撰者一時失察,乃有為符合北汕而稱隙仔島為北線尾島之錯置情形。有因撰志者的失查,某方將錯就錯,乃提出擴大比例尺的盤算,如此之下,土城仔今域則皆涵蓋於北線尾北半部了。然而,到了清道光18年(1838)臺灣道姚瑩的〈議建砲臺記〉:「….然南線舊建天后宮已百餘年…」,已然又「恢復正軌」南線又是北線尾了。
(五)放大荷尺之比例換算所產生的謬誤
荷治〈十七世紀中葉大員附近海圖〉與日治《堡圖》,是學界公認判讀最明、最實之考證資料,因此當年學界黃典權就據以換算比例尺來疊合今圖,該疊合圖更廣見於土城仔出版之各項出版品。筆者按,「roede」為當時荷尺單位,因荷蘭地區的不同,換算成今公制亦有不同,由於以任何荷尺之比例換算,今古疊合時無法將土城仔納入北線尾範圍內,爲解決此一漏洞,乃創造出以「1荷尺等於10公尺」之換算比例,以成其所見各出版品之今古疊合圖。然而,荷治古圖左下有一段文字:「Schale van 800 Roeden,of een half uur Gaans」,意為「800荷尺或半小時行程的比例尺」,此記一語否決了上述換算法。若以一荷尺為10公尺計,則半小時走8公里(註:一般行軍,每小時走4公里)此乃天方夜譚之論。由於放大比例尺,17世紀所示的古北線尾島包括土城仔,遂有「古鹿耳門港在今青草崙以南至聖母廟前兩線間」、「鄭成功登陸地經中央研究院證實係在紀念公園北方500公尺處」等之奇怪說法出現。
(六)近期揭櫫報端的「疑似古廟遺物出土」
臺南市安南區土城仔保安宮係日大正2年(1913),當地人士在西南海邊拾獲由中國漂來的王船一艘,為酬神恩,議建王爺廟。當時因缺乏磚石材料,遂議定挖採崩陷於鹿耳門溪底的古天后宮舊廟址磚石應用,是為肇建「保安宮」之由來。民國88年(1999)6月復於古廟遺址挖掘(見《中華日報》1999年6月18日圖文載),民國94年(2005)2月,又再於同一地點挖掘,稱出土「疑似古廟舊物」一批(見《中華日報》2005年2月23日圖文載),該批宣示於眾之物,處處違反深埋土中之象,遭社會人士譏評:「都已翻過數次了,竞還能於覆土下翻出新生貝類附著於其上之磚塊」、「早年就已經插竹為記遍挖,竟還能挖出東西」?
五、結語
以上謹就數年來有關疑議的論述,作一擇要說明與釐清,而民國69、70兩年(1980-1981),臺南市政府基層建設疏濬鹿耳門溪時,挖出兩塊震撼歷史的石碑─「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與「重興天后宮碑記」,當時「保安宮」已改廟名為「聖母廟」,重興「天后宮」石碑的出土,對「早就有一聖母廟的建物」的說法,毋寧是當頭棒喝!
此外,所謂的「北線尾城隍廟原先在隙仔島,今移至青草崙現址,而隙仔島稱北線尾,故名北線尾城隍廟。」此說豈不就是一種說謊在先,又找來一謊來圓謊之套裝手法?再者,土城仔地區出現多塊的墾殖界碑,無疑更加確定此處就是新浮覆地招佃開墾之明證。設若古鹿耳門這個港道「…範圍大抵在今土城國小與曾文溪南岸砂崙腳間往西至海一帶…」之說法為確,則該地必然應出土古天后宮遺物,該方理應想盡辦法去該地挖掘「古聖母廟遺物」才對,而非棄「土城仔」而就「鹿耳門」,棄「保安宮」而就「聖母廟」。
土城仔有土城仔的成庄歷史,保安宮有保安宮的廟史,總不能因為在民國49年(1960)改為「『鹿耳門』聖母廟」之後,就將鹿耳門的歷史變為土城仔的歷史、古天后宮的歷史變為保安宮的歷史。
總之,現今鹿耳門溪北至曾文溪間的廣大區域,非關北線尾、非關鹿耳門、亦非關古天后宮,何來正朔之爭?何來鹿耳門之爭?
以上謹就數年來有關疑議的論述,作一擇要說明與釐清,而民國69、70兩年(1980-1981),臺南市政府基層建設疏濬鹿耳門溪時,挖出兩塊震撼歷史的石碑─「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與「重興天后宮碑記」,當時「保安宮」已改廟名為「聖母廟」,重興「天后宮」石碑的出土,對「早就有一聖母廟的建物」的說法,毋寧是當頭棒喝!
此外,所謂的「北線尾城隍廟原先在隙仔島,今移至青草崙現址,而隙仔島稱北線尾,故名北線尾城隍廟。」此說豈不就是一種說謊在先,又找來一謊來圓謊之套裝手法?再者,土城仔地區出現多塊的墾殖界碑,無疑更加確定此處就是新浮覆地招佃開墾之明證。設若古鹿耳門這個港道「…範圍大抵在今土城國小與曾文溪南岸砂崙腳間往西至海一帶…」之說法為確,則該地必然應出土古天后宮遺物,該方理應想盡辦法去該地挖掘「古聖母廟遺物」才對,而非棄「土城仔」而就「鹿耳門」,棄「保安宮」而就「聖母廟」。
土城仔有土城仔的成庄歷史,保安宮有保安宮的廟史,總不能因為在民國49年(1960)改為「『鹿耳門』聖母廟」之後,就將鹿耳門的歷史變為土城仔的歷史、古天后宮的歷史變為保安宮的歷史。
總之,現今鹿耳門溪北至曾文溪間的廣大區域,非關北線尾、非關鹿耳門、亦非關古天后宮,何來正朔之爭?何來鹿耳門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