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媽祖宮的產業與地方襲產

一、漁撈業
媽祖宮庄所在的北汕尾地區,雖然在臺江浮覆之前為濱外沙汕之地,不過因沙汕西倚臺灣海峽,鄰近漁業資源豐富的魚場(黑水溝),所以臺江沿岸漁民,為了討海之便,多在沙汕周圍搭建草寮暫居,如郁永河《裨海紀遊》亦載:「迎岸皆淺沙,沙間多漁舍,時有小艇往來不絕」,高拱乾《臺灣府志》亦載:「有鯤身者七……外係西南大海、內係臺灣內港,宛在水中央,採捕之人居之。」而待部分漁人逐漸熟悉沙汕環境後,也有攜眷來此定居的情況,如將軍青鯤鯓「厝後陳」先祖陳豬院、七股頂山仔陳家先祖陳教、七股篤加先祖邱乾成等,都有類似的移民傳說。

在清道光3年(1823)7月臺江內海浮覆之後,媽祖宮庄一帶仍然有許多漁民以漁撈活動為生,據清道光25年(1845)臺灣道熊一本等所奏風災情形,便提及:「鹿耳門海口一帶,淹斃淘海民人三百四十二命」,即該年臺灣西南沿海的大風雨,竟造成了鹿耳門海口漁民342人的死亡。此雖為殞身滅命的災害報告,但卻能從此則史料得知,當時為曾文溪下游的鹿耳門溪口,便有許多從事漁業活動的「淘(討)海民人」。而至日治初期,鹿耳門溪口漁撈活動依然普遍,日本政府將鹿耳門溪口的四草湖劃屬專業漁民,有14戶、68人,共計41艘竹筏,從事著漁撈活動的經營,而被總督府所認定的四草湖庄專業漁民,實際上有部分也來自於媽祖宮庄一帶。
<span class="p06">一、漁撈業</span>
然在日治時期,由於捕撈業僅有簡易的竹筏而無機關船,所以漁民大多只能在近海作業,漁獲並不穩定。早期捕魚的方法有兩種,一是11月至翌年2月,於竹筏上點燃篝火,吸引魚群再以漁網捕捉,捕捉的魚類多為土魠魚、馬加魚、鮸魚等;另一種則是在離港外2、3里遠的海中以裝砂糖之竹籠內積石塊築磯,吸引魚類棲息,農曆4、5月時再釣起販賣,魚種多為沙魚、規康魚等,不過漁獲量與價額都不高。至日昭和10年(1935)以後,沿海漁獲種類更加多樣,特別是受到養殖漁業興盛的影響,沿海漁業漸以捕撈鰻魚苗和蝦魚苗為大宗,捕撈後再販售予養殖場、以獲得利益。此外,受到氣候、季風與海潮等自然環境限制,本地適合從事近海魚撈的季節,僅有農曆9月、10月開始,直到翌年的4月、5月止的期間。至於農曆的5月至9月間,由於西南風增強無法出海捕魚。因此許多專業漁民為了貼補家用,有的在近海淺灘捕捉蝦、蟳,或在溪畔兼營養殖漁業,或搭載材薪、米穀到澎湖各島販賣,甚至有前往市街或鄰庄做苦力、打零工的情況。

戰後,媽祖宮庄聚落的漁撈業益加萎縮,這主要與大環境的魚源枯竭及漁港設施不足有關,加上相對於其他行業而言,沿海捕撈經常得面臨海上不確定性的變化,可以說是一種高風險的行業,然而從事沿海漁業的平均收入,卻又遠低於養殖業等其他的經營,於是紛紛從海上漁撈作業,轉移向陸地拓展的養殖或其他產業。所以政府雖在1980年代以後,在鹿耳門溪口設置了「四五堡漁港」,不過出海作業的漁民仍然不多,平日多為淺海養殖的電動膠筏出入,只有在每年虱目魚苗、蝦苗、鰻苗等盛產季節,才可以見到較多漁船出港捕撈。

二、養殖業
清道光3年(1823)臺江內海浮覆,形成大量的海埔新生地,由於這些陸浮土地都曾受海水浸漬為鹹地,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因此這些海埔、海坪,也多被民人開發做為魚塭,也使得臺灣西南沿海魚塭數目大增,如據連橫《臺灣通史》所述:「自道光以來,流沙日積,淤蓄不行,人民給以為塭,稅輕利重,繼起經營。其大者廣百數十甲,區分溝畫,以資蓄洩。至今臺江之跡,僅見港道一條,以通安平而已。夫養魚之業,起於臺南,南至自鳳山,北至嘉義,莫不以此為業。」而由於經營魚塭較農業更有獲利,所以也有府城大墾戶投入圍築魚塭或放養蚶蠔的行列,如清道光年間黃本淵(以「黃學源」為墾號)在請墾之鹿耳門、四草溝以東土地時,即云:「源經備出資本,酌擇試墾,該處地勢逼海,最為赤鹵之區,有種鮮收,餉項恆苦無著,無奈於十年冬,再俻重本,就此界內埔尾圍築魚塭,冀資租息,無如浮埔築堤,遇水輒崩,修填耗費,籌補尤難,因思埔尾西界,在鹿耳門四草之內,盡屬海坪,終難耕種五穀,尚可蓄養蚶蠔,彌補餉項。」
<span class="p06">二、養殖業</span>
又依據日大正年間(1912-1925)的調查,在鹿耳門溪口的媽祖宮庄一帶,由於淡水取得不易,加上有海水倒灌的問題,因此養殖漁業多以引用海水為水源的鹹水養殖為主,鹹水魚塭內的魚類,大多為虱目魚、烏仔魚、蟳、蝦等,此外也有少量的牡蠣。養殖魚苗則由養魚場內繁殖自生或在附近河川及潮水捕獲放養,魚苗放養時間皆為每年農曆4、5月間,收成時間則從農曆8月至11月之間,10月之後西南沿海地區海上風浪過大,漁船無法出海,正好用以補充水產來源之不足。而當時的「媽祖宮」大字下,養殖虱目魚的鹹水魚塭共有63甲,可能都分布在靠海的媽祖宮庄聚落中。特別在虱目魚養殖方面,在日人的推廣下,不僅在日大正12年(1923)以後安順庄虱目魚養殖的產量,逐漸躍居全臺重要地位,並在日昭和初年(1926)達到高峰,甚至臺南州水產課還計畫開闢鹿耳門溪廢棄河道,將其中210甲土地整理為魚塭,至日治末期的日昭和20年(1945),媽祖宮庄一帶的虱目魚養殖,不但總產值最高,且也帶動了魚塭土地的價值。

而由於漁撈業及養殖業的興盛,媽祖宮庄及四草湖兩漁村的漁民,在日昭和5年(1930)12月24日成立了「媽祖宮漁業組合」(或稱「安順漁業組合」),會所設於「新豐郡安順庄媽祖宮790」。日昭和19年(1944)依據水產業團體法,與臺南漁業協同組合合併,改組為「臺南漁業會」,即現今臺南區漁會之前身。其主要事業為共同販賣、購買、漁業資金貸付與救恤,組合員數在日昭和9年(1934)有88人,日昭和12年(1937)則減少至85人。

戰後,媽祖宮庄的養殖漁業,又可以分為淺海養殖、鹹水養殖與淡水養殖等3種。淺海養殖主要為養殖牡蠣,養殖地點大約分布在鹿耳門溪出海口以南,漁民多來自附近的媽祖宮庄、土城仔、四草一帶。而鹹水及淡水養殖都是魚塭養殖,本區以鹹水養殖為主,至於抽取地下水做為養殖魚塭用水的淡水養殖較少,所以臺灣西南沿海各縣養殖業,因超抽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的現象,不曾在此地出現。
三、農業
在臺江浮覆以前,媽祖宮庄所在的北汕尾沙汕為一濱外沙洲,由於沙汕土壤鹽分過高,水利灌溉不足,所以農耕發展不易。而在臺江浮覆以後,由於自然環境尚未穩定,水旱災患頻仍,以致形成「濱臨大海,水皆斥鹵,向無栽種田禾」的情況,甚至部分沿海地區在漲潮時,更有潮水淹沒土地現象。直到日治初期,農業活動的困境,與浮覆初期仍無太大差異,因此當時外武定里總理徐同即言:「本里十九庄均係由海浮復鹽埔,開墾變成埔園、鹽園,乃屬鹽地,皆望天下雨種植五谷,並無水田、水路,故名曰沿海芉(菅)埔,庄民人丁多出,農耕有難,是以亟為貧苦。」而位於鹿耳門溪口的媽祖宮庄聚落,因經常面臨海水倒灌、淹水難退的情況,以致溪河沿岸土壤鹽分較高,更不利於農作物生長,所以媽祖宮庄的土地利用,多以魚塭與鹽田為主。

不過,隨著日昭和5年(1930)嘉南大圳通水後,媽祖宮庄聚落北邊因有「嘉南大圳媽祖宮分線」的圳溝通過,由於農業平均所得高於漁業,且收入,又較為穩定,雖然嘉南大圳供水量嚴重不足,且只能3年輪作一次水稻,不過仍有部分漁民嘗試經營農業,聚落內的少數魚塭被改為農地,採取所謂「半山海」的農漁兼作經營,而當時耕地主要以種植甘藷、土豆(落花生)等耐旱鹽的雜糧作物為主;只是農田的增加,卻也相對減少了聚落內的魚塭面積。此外,日人在臨海地區又修築了土城仔、媽祖宮、溪心寮等潮止堤防,也稍微減少了海水的侵襲,逐漸淡化了土壤的鹽分。
<span class="p06">三、農業</span>
戰後,媽祖宮庄的農業狀況,大致與日治時期相同。不過,政府在之後為了加強嘉南地區的農作物灌溉,並求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所以開始興建曾文水庫。1974年曾文水庫完工後,與烏山頭水庫串聯營運,增加了農田灌溉供水,將原本3年一作的耕作方式,增加為3年二作水稻輪灌方式,而媽祖宮庄聚落雖在嘉南大圳的水尾地帶,不過農作面積也有所增加。而除了水稻耕作之外,還有蔥頭及蒜頭的農作經營,但因種植面積通常與市場價格有關,因此頗有起落。不過,後來嘉南大圳媽祖宮分線因臺碱安順廠關廠不再大量用水及道路拓寬關係而廢線,導致農地無水可灌,最後又回復到魚塭之養殖。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