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竹棑仔港的歷史演進

「竹棑仔港」(Tik-pâi-á-káng)或稱「溪棑仔港」,俗作「竹筏仔港」(溪筏仔港),係「府城三郊」為轉運貨物便利而開鑿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的人工運河,全長10餘公里,接通國賽港、鹿耳門港與大員港,俾便疏運貨品進出府城;為方便徵收通行費,三郊於鹿耳門溪北設「檢驗站」,於鹿耳門溪南設「釐金局」,以為疏濬港道之經費。日治以後(1895),三郊對外貿易幾乎停擺,府城郊商日趨式微,「竹棑仔港」乃漸廢用,日昭和5年(1930)沿線稅關隨港道不通而全部撤廢,日昭和16年(1941)「府城三郊」解散,從此走入歷史。無人疏理的「竹棑仔港」,幾經變遷,最後成為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排水道,現今僅剩四草大眾廟與城西里「蔡姑娘仔廟」兩小段「顯溪」,以及媽祖宮仔至科工區的「隱溪」遺跡。

一、開鑿「竹棑仔港」的背景
清康熙22年(1683),臺灣歸清,翌年(1684)開廈門、鹿耳門的對口貿易,清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之役」之後,渡臺海禁解除,一批批中國人「唐山過臺灣」,致府城對外貿易更盛,崛起者就是「行郊」,最有名的是「府城三郊」。

「行郊」(hâng-kau)亦作「郊行」,指的是臺灣與中國從事進出貿易的商業集團,「清代臺灣的郊至少可以分成三種,一是指往同一地區貿易的郊,如泉郊、廈郊。第二是指稱某地區的郊,如塹郊。三是指同業商人的郊,如藥郊、油郊、布郊、糖郊。郊的成員稱郊商或郊舖。郊商是自大陸(中國)、臺灣沿岸各港來的船戶、水客以及行舖取得進口商品,又包買地區性物產出口的進出口貿易商人。他們通常在港口市街上設置店舖,規模大者或兼營水客,或僱傭船隻,甚至於自置船隻,出海貿易,一般稱為船頭行;規模小者則僅接受來港船戶或水客的委託販賣商品,或者代為收買土產,而收取二%的傭金,他們通常兼營敢舖、布舖等割店(中盤批發商),即一般所謂的九八行。」

清乾隆6年(1741),郊商集資於水仙宮邊建「三益堂」,做為彼此聯絡會商之所,此後,商號間的聯繫日益密切與廣闊,並且為求降低運費與倉儲成本,貿易商行都以行址租設倉庫,這些倉庫多集中大西門外的五條港邊。

清嘉慶(1796-1820)中葉以迄清道光(1821-1850)年間,為府城三郊全盛時期,幾乎掌控臺灣內外貿易大權,強大的組織運作與龐大的經濟實力,讓其影響力超出官方的管轄與控制範圍,當時三郊的權力與義務包括:組織保甲、訓練義勇軍、設置冬防夜警以揖盜賊、設三益堂議事公所、置公秤、公砣、公斗與公量,以及負責濬堞港道運河、開闢馬路橋樑、修護古蹟寺廟學堂、實施災害救濟等公益活動。

清道光3年(1823)7月大風雨,曾文溪改道,主流由蘇厝甲、菅仔寮、西港仔改向西南流,自鹿耳門出海,直入臺江,致臺江積砂而陸浮,支流則在鹿耳門東邊向南,由安平角大港口注入臺灣海峽;「原鹿耳門口外北方的沙線,為水衝成港,是為『國賽港』…,取代原鹿耳門港口功能,大商船多停泊於此。而北線尾西南邊的四草湖,取代鹿耳門成為臺灣(南)府城的外港,而有四草砲臺的築建…。」

姚瑩所撰的《東槎紀略》,有關〈議建鹿耳門砲臺〉的記事中,也提到了這場大風雨以及臺江內海的陸浮情形:

道光三年七月,臺灣大風雨,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為陸地……,今則海道變遷,鹿耳門內形勢大異。上年七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自埔上西望鹿耳門,不過咫尺。北線內深水二、三里,即係淺水,至埔約五、六里。現際春水潮大,水裁尺計,秋冬之後,可以撩衣而涉。自安平東望埔上魚市,如隔一溝。昔時郡內三郊商貨,皆用小船由內海驟運至鹿耳門,今則轉由安平大港外始能出入。目前如此,更數十年,繼長增高,恐鹿耳門即可登岸,無事更過安平。則向之所謂內險,已無所據依。

原本以鹿耳門為貿易港口的「府城三郊」,因鹿耳門已「水身不過數尺,小船亦難出入」,只好另謀他途;為延續其貿易商機,遂集資開鑿「北幹線」與「竹棑仔港」(溪棑仔港)溪道,以接通國賽港至府城的水路,「竹棑仔港」因溪道淺窄,僅供竹筏航行而有此名。
<span class="p07b">一、開鑿「竹棑仔港」的背景</span>
二、開港者黃任與竹棑仔賊
「府城三郊」為開通國賽港至府城的水路,以運送鹽糖及民生物資,乃於清同治(1862-1874)初年集資僱工開鑿「竹棑仔港」溪道與「北幹線」運河,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自七股國賽港往東南方向伸展,流經現今三股溪西面,越過曾文溪後,從現今土城仔、青草崙而至鄭仔寮,再橫越鹿耳門溪,穿過現今已廢棄的臺碱安順廠儲水池東側,然後接通四草湖,再過安平舊碼頭、舊運河北幹線後,匯入府城五條港區,沿岸兩側並築造步道,以供人力拖拉之用。
「竹棑仔港」溪道的開鑿完成,成為清同治以後臺南府城郊商對外貿易貨品的主要憑藉;至於大內、善化、新化等內陸地帶的貨品,則靠曾文溪河道至此轉運。

當時負責「竹棑仔港」溪道開鑿工程的「清港官」叫黃任,在鹿耳門地區有這麼1則傳聞:

鹿耳門媽曾向黃任托夢說:「你的後代欲出囝孫,抑是欲出賢人,神攏會當幫贊你,但千萬袂使開闢這條竹棑仔港,因為開闢了後一定敗地理。」可惜黃任置之不理…。開闢後,聽說地靈流三天三夜的血,這雖是神話,但正暗示著,這兒的地理不能遭破壞。

盧嘉興所撰的《鹿耳門地理演變考》,亦收錄黃任後人黃琴對此一傳說的看
法:

據黃琴七十三歲,佳里鎮蚶寮人,其祖父黃任,曾任鹿耳門清港,而破壞了媽祖宮的龍脈,以致子孫不能安寧,所以嗣後其子孫每年都要到媽祖宮燒金,以贖罪於神前。

「竹棑仔港」溪道為「府城三郊」帶來貨暢其流的便利,大船停泊於國賽港,由小船或竹筏接駁載運南北貨物,沿著「竹棑仔港」溪道經鹿耳門、四草湖再轉運安平;不過,也因為「商機無限」,致國賽港及其附近海域常遭海賊所覬覦,時有搶劫之事發生,海賊集團以「下山仔寮」最剽悍,因出沒皆乘竹筏,故被稱做「竹棑仔賊」。

清康熙22年(1683),臺灣歸清,翌年(1684)開廈門、鹿耳門的對口貿易,清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之役」之後,渡臺海禁解除,一批批中國人「唐山過臺灣」,致府城對外貿易更盛,崛起者就是「行郊」,最有名的是「府城三郊」。

「行郊」(hâng-kau)亦作「郊行」,指的是臺灣與中國從事進出貿易的商業集團,「清代臺灣的郊至少可以分成三種,一是指往同一地區貿易的郊,如泉郊、廈郊。第二是指稱某地區的郊,如塹郊。三是指同業商人的郊,如藥郊、油郊、布郊、糖郊。郊的成員稱郊商或郊舖。郊商是自大陸(中國)、臺灣沿岸各港來的船戶、水客以及行舖取得進口商品,又包買地區性物產出口的進出口貿易商人。他們通常在港口市街上設置店舖,規模大者或兼營水客,或僱傭船隻,甚至於自置船隻,出海貿易,一般稱為船頭行;規模小者則僅接受來港船戶或水客的委託販賣商品,或者代為收買土產,而收取二%的傭金,他們通常兼營敢舖、布舖等割店(中盤批發商),即一般所謂的九八行。」

清乾隆6年(1741),郊商集資於水仙宮邊建「三益堂」,做為彼此聯絡會商之所,此後,商號間的聯繫日益密切與廣闊,並且為求降低運費與倉儲成本,貿易商行都以行址租設倉庫,這些倉庫多集中大西門外的五條港邊。

清嘉慶(1796-1820)中葉以迄清道光(1821-1850)年間,為府城三郊全盛時期,幾乎掌控臺灣內外貿易大權,強大的組織運作與龐大的經濟實力,讓其影響力超出官方的管轄與控制範圍,當時三郊的權力與義務包括:組織保甲、訓練義勇軍、設置冬防夜警以揖盜賊、設三益堂議事公所、置公秤、公砣、公斗與公量,以及負責濬堞港道運河、開闢馬路橋樑、修護古蹟寺廟學堂、實施災害救濟等公益活動。

清道光3年(1823)7月大風雨,曾文溪改道,主流由蘇厝甲、菅仔寮、西港仔改向西南流,自鹿耳門出海,直入臺江,致臺江積砂而陸浮,支流則在鹿耳門東邊向南,由安平角大港口注入臺灣海峽;「原鹿耳門口外北方的沙線,為水衝成港,是為『國賽港』…,取代原鹿耳門港口功能,大商船多停泊於此。而北線尾西南邊的四草湖,取代鹿耳門成為臺灣(南)府城的外港,而有四草砲臺的築建…。」

姚瑩所撰的《東槎紀略》,有關〈議建鹿耳門砲臺〉的記事中,也提到了這場大風雨以及臺江內海的陸浮情形:

道光三年七月,臺灣大風雨,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為陸地……,今則海道變遷,鹿耳門內形勢大異。上年七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自埔上西望鹿耳門,不過咫尺。北線內深水二、三里,即係淺水,至埔約五、六里。現際春水潮大,水裁尺計,秋冬之後,可以撩衣而涉。自安平東望埔上魚市,如隔一溝。昔時郡內三郊商貨,皆用小船由內海驟運至鹿耳門,今則轉由安平大港外始能出入。目前如此,更數十年,繼長增高,恐鹿耳門即可登岸,無事更過安平。則向之所謂內險,已無所據依。

原本以鹿耳門為貿易港口的「府城三郊」,因鹿耳門已「水身不過數尺,小船亦難出入」,只好另謀他途;為延續其貿易商機,遂集資開鑿「北幹線」與「竹棑仔港」(溪棑仔港)溪道,以接通國賽港至府城的水路,「竹棑仔港」因溪道淺窄,僅供竹筏航行而有此名。
<span class="p07b">二、開港者黃任與竹棑仔賊</span>
三、釐金局、釐金塭與萬益館
「竹棑仔港」溪道的開通,「府城三郊」所費不貲,為維護溪道的暢通,必須定期疏濬,乃對行駛其間的竹筏,徵收「竹棑仔通行費」,以為疏通溪道的經費。為此,特於鹿耳門溪北設「檢驗站」,於鹿耳門溪南設「釐金局」,築造八角亭為徵收之所,其遺跡約在現今北汕尾路與竹棑仔港的交會處。此地沿溪道往南約600公尺處,有「港仔寮」舊地名,附近魚塭即稱「釐金塭」。

港仔寮在今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里-原媽祖宮,臺灣碱業公司安順廠前排水路南邊。該排水路即前鹿耳門廢口通往四草湖的運河河道,叫做「港仔」,就在其西南岸設立釐金局港仔寮分卡。日據後裁廢,但現該址魚塭尚稱做釐金塭。


凡行駛於「竹棑仔港」溪道的所有船隻,於通過「釐金局」時,都必須繳交
1%的釐金,以為「通過稅」;有關設置「釐金局」分卡抽取釐金之事,唐贊衮《臺陽見聞錄》〈釐金〉條有以下記載:

臺南、安旂兩局,挑釐以糖貨為大宗。府城口並不產糖,向由南北來府城轉售出口。局設西壘,因各貨聚集之地,且為便商起見,抽釐章程,與子口半稅無分軒輊。光緒12年間,開辦稅釐,准各行郊興用報票,給發運照,外來土貨,由出口時完納釐金1次。先後在東石口、布袋嘴、港仔藔,添設分卡。就此產貨之區,一律按則抽收。嗣因各行郊具稟:則以現錢不便攜帶,則以運貨晉府完過釐金出口,又須完釐,一貨重抽,商民苦累。是以議給運單報票,准由府城出口完釐1次,濟餉之中,仍寓體恤之意也。

在「府城三郊」開鑿「竹棑仔港」溪道之前,由於臺江陸浮產生許多海埔新生地,「府城三郊」認為有利可圖,又擁有開發之權,也加入墾拓行列,以「萬益館」為業主,四處招募墾民進入此地闢田圍塭,將其所屬土地豎立「三郊鹿耳門界」石碑為記,以此建立龐大的三郊地盤。

「三郊鹿耳門界」石碑的出土,多見於現今鹿耳門溪北一帶,主因此一地帶陸浮廣闊,到處都是海埔新生地,致引來各種集團(墾首)爭相申請進入墾拓;三郊「萬益館」勢力最為龐大,圈地最多,橫跨現今鹿耳門溪南北一帶,這可由「萬益館」界碑於「釐金塭」前排水路岸旁出土得到明證。現今鹿耳門溪南一帶之所以較少出土「三郊鹿耳門界」石碑,乃因所處特殊地理環境所致,臺江陸浮後的北線(汕)尾,北為鹿耳門溪,南有鹽水溪,東望四草湖,西則為臺灣海峽,與溪北相較,腹地不大,相對墾地較少,因而也就較少界碑出土。

對此「三郊鹿耳門界」石碑出土之事,印證一個事實,那就是石碑所分布的範圍,即是臺江陸浮的海埔新生地,亦見「府城三郊」的拓墾實力及其龐大勢力;這片海埔新生地,也因後來三郊與郭、黃等姓大力開墾之後,「土城仔」始漸聚成庄。
<span class="p07b">三、釐金局、釐金塭與萬益館</span>
四、竹棑仔港的沒落與現況
「府城三郊」於清末逐漸式微,「竹棑仔港」也隨之沒落。
「府城三郊」式微的遠因,除了是清道光3年(1823)7月大風雨後,失去鹿耳門的航運商機之外,最重要的是清道光23(1843)年清英「南京條約」後的通商,外國遠洋巨艦紛紛入臺,郊商傳統的貿易形式,受到嚴重威脅。近因係乙未之役(1895)臺灣割日後,日人殖民統治,郊商貿易幾乎停擺,終至一蹶不振,未幾,「三益堂」廢除,日明治37年(1904)三郊被迫改組,與洋商合組為「三郊組合」;再至日昭和5年(1930),「竹棑仔港」已因久未疏濬而堵塞不通,沿線稅關也隨之全部撤廢;日昭和16年(1941),三郊產權歸併於「臺南商工會議所」,財產易手,三郊從此走入歷史。

其後,數十年間,「竹棑仔港」不再有人聞問,沿線或遭風雨摧毀,或遭人圍塭築池,致溪道淤積成為陸地,或縮小河面成為排水溝,成為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排水道「鹿耳門分線」,最後僅剩3段殘存溪道,2段仍很明顯的「顯溪」以及1段較不明顯的「隱溪」。「顯溪」一在土城仔南方的城西里「蔡姑娘仔廟」附近,一在四草大眾廟廟後。前者長約 2公里,寬約20公尺 ,兩岸紅樹林茂盛,極具生態景觀,以欖李和海茄苳最多;後者長約800公尺,水面寬約6至10公尺,兩岸紅樹林高大茂密,形如水面綠色隧道,以海茄苳、欖李與紅海欖等為多,並伴生黃槿、土沉香、臺灣海桐等等數十種原生植物,生態多樣而豐富,岸邊又有「海堡」遺跡,四草大眾廟將之闢為生態旅遊景點,以機器膠筏載客遊賞紅樹林,係臺江公園內極具魅力的風景點。

至於「隱溪」,則在媽祖宮仔至科工區間,長有1公里餘,因造路關係致溪面遭壓縮,成為小水道;不過,這段殘跡在歷史脈絡上卻極為重要,因為「釐金局」即設於此,「釐金塭」就是在此附近。滄海桑田,看到時代的變遷,也看到時代不一樣的進步。
<span class="p07b">四、竹棑仔港的沒落與現況</span>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