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鹿耳門的生活風景(5/7)

三、臺南科技工業區
「臺南科技工業園區」位於臺南市安南區之西側近海地區,以鹿耳門溪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區857.45公頃,原先大多為臺灣製鹽總廠所有的鹽田;西區351.65 公頃,原先屬於中石化與國有財產局所有,以魚塭居多,東西兩區合計1209.10公頃。

「臺南科技工業區」早在1989年爭取設立,歷經多時努力,於1991年由經濟部工業局與國營會等單位決議,將「臺南科技工業區」設於臺南市安南區現址,緊接著陸續完成可行性規劃、環境影響評估、綱要計劃、工業區編定及變更都市計劃等程序。再則,根據1994年都市計畫變更案,因該園區範圍內擁有特殊的溼地生態環境,故亦設置「四草自然生態保護區」,涵蓋「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於是科技與生態並存於此。自1996年起,工業區計畫分3期開發,並先行於1995年陸續辦理廠商說明會,積極招商。因為臺南科技工業區軟硬體設施規劃良好,以發展周邊產業為主,有別於「臺南科學園區」的高科技研究發展,然而兩者相輔相成,將大臺南地區建設成為南臺灣科技核心。

目前進駐「臺南科技工業區」的廠商,已有近200家廠商,包含光電、汽車零組件、太陽能、生物科技、特用化學及精密機械等產業,舉凡知名上市、上櫃公司如太陽能電池廠益通光能、TFT LCD上游廠迎輝科技、車燈大廠堤維西、臺鹽生技廠等,皆以「臺南科學園區」為發揮經濟競爭力的場域。甚而為能協助園區內傳統產業升級,引進工研院的技術成立「南臺灣創新園區」,整合區域科技研發資源,形成科技產業群聚,讓園區內傳統產業透過工研院的輔導,進而大幅增加生產效益。在「臺南科技工業區」內,除了筆直的科工道路與廠房大樓之外,尚兼顧了公共設施的完備,更設計了不同特色的綠帶,包括中央科技教育軸線、文化景觀軸線、生態保育軸線與人工湖等。
<span class="p07b">三、臺南科技工業區</span>
(一)中央科技教育軸線
中央軸線以「中央門戶公園」為入口,並設計了「戶外展示廣場」與「主題雕塑廣場區」,「戶外展示廣場」猶如開放展示性的假日花園,兩端用地為商品展示中心區,亦為休閒活動的絕佳空間;「主題雕塑廣場區」則呈現一片模造型飛行器的造形,可供小型表演廣場,周邊則設有波浪狀、風動氣流般屋頂的戶外咖啡座,而軸線終點為「中央端景公園」,未來具「小王國」的願景。
<span class="p06">(一)中央科技教育軸線</span>
(二)文化景觀軸線
文化軸線以歷史意象設計「文化景觀軸」,共分安平古堡、孔廟、天后宮、四草礮臺及鹽田文化等5大區。此軸線在科工區內形成一處歷史迴廊,透過古戰場廣場、礮孔石牆親水池、紅牆石鼓椅與廟宇圖紋等意象空間裝置,亟欲表現出臺灣走過300多年來所累積的文化精華,突顯臺南成為無可取代的「文化古都」之內涵精神。
(三)生態保育軸線
生態軸線呼應東、西側野生動物保護區,規劃了生態保育區,包括「野鳥棲息區」、「生態綠化林區」與「紅樹林渠道公園區」。其中,生態綠化林區又規劃了紅樹林圖譜、教育苗圃園、中央休憩廣場、自然賞鳥林園、端景廣場等5大部分;而「紅樹林渠道公園」由內而外分成了紅樹林植物區、循環渠道、西側的溼地生物區、親水生態教育棧道,外側的自行車道,則串連了3個節點廣場,結合南北側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與南邊的生態綠化林區,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保育軸。
<span class="p06">(三)生態保育軸線</span>
(四)人工湖
人工湖位於科工區南方,呈現狹長不規則之狀,約200多公尺,其最顯眼的地標為大水塔。人工湖是科工區渠道水源調節的源頭,利用景觀設計,延伸了動靜皆宜的休閒機能,同時緩衝了科工區建築的剛硬生冷,兼具休閒、綠化、水源調節等多功能的水綠帶效果。「臺南科技工業區」與鹿耳門地區距離不遠,可由鹿耳門大道相互聯繫。對鹿耳門地區而言,「臺南科技工業區」之設立,勢必改造了部分鹿耳門舊有聚落賴以維生的鹽田與魚塭,如此劃時代的變遷,雖是一大衝擊,但隨著經濟產業的環境丕變,高科技產業在臺灣已晉升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流,鹿耳門周邊能夠設立科學工業區,勢必會帶來嶄新生活模式的契機,於焉刺激聚落脈動更加活絡躍進。
===本版有關鹿耳門舖文摘錄自鹿耳門天后宮出版之《鹿耳門志》===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