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鹿耳門天后宮與媽祖

清同治10年(1871)曾文溪改道之前,在鹿耳門就有一座祭祀媽祖的古廟,往昔有媽宮、媽祖宮、媽祖廟等稱謂,鹿耳門媽祖也俗稱為「鹿耳門媽」。由於自古以來鹿耳門地居交通要衝,長期為臺灣重要的出入門戶,具有商業貿易及軍事佈防上的特殊地位,尤其被認為是唐山移民渡海入臺的起點,有如先祖開枝散葉的源頭;再且,鹿耳門古媽祖廟,創建於清康熙58年(1719)以前,為府城官員郊商鳩資興建,擁有久遠的歷史,且雖坐落在臺江濱外沙嶼,卻為一宏偉堂皇的大廟,因此不僅為附近庄民奉祀,也頗受往來軍民商旅之膜拜,護國庇民、神威顯赫,香火鼎盛、分靈無數。是故,鹿耳門古媽祖廟有官廟、郊商廟、開臺廟、港口廟及地方庄廟等多重內涵,「鹿耳門媽」在全臺灣媽祖信仰的名份上,具有不可抹煞的地位。

一、廟宇沿革
歷史上有關鹿耳門古媽祖廟的記載,據清康熙59年(1720)陳文達《臺灣縣志》所載:「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各覆以亭。兩旁建僧舍六間,僧人居之,以俸香火。董其事者,經歷王士勷。」這是文獻最早有關鹿耳門媽祖廟的描述,據由此一資料可知,興建於清康熙58年(1719)的鹿耳門媽祖廟,為一官造廟宇,為在臺文武官員捐俸所建,當時負責廟務的王士勷,在清康熙55年(1716)任職臺灣府「經歷」,古廟就建於王氏到任的3年之後;而當時古廟雖坐落在臺江濱外沙嶼的鹿耳門,但宮廟建築頗為宏偉巍峨、典雅堂皇,廟貌為一前後殿皆附有拜亭、左右兩廂共有6間僧舍的大廟。

此後文獻有關鹿耳門古媽祖廟的宮廟的稱謂,有「媽宮」、「媽祖廟」、「媽祖宮」;又清嘉慶12年(1807)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邑治8景之《鹿耳連帆圖》之中,鹿耳門古廟位於北線尾島北邊倚海處,廟名則標示為「媽祖宮」,在更北靠海處則並列著文武館。志載:「今總鎮愛新泰重修」,可知臺灣鎮總兵愛新泰在職期間(清嘉慶4年至清嘉慶12年,1799-1807),鹿耳門古媽祖廟曾經有過一次整修重建。而至臺江內海浮覆之後,在清道光4年(1824)總兵觀喜所載〈籌建鹿耳門砲臺〉亦稱:「南線舊建天后宮已百餘年,其左右文武二館…至今未見淪陷,…地土堅實,移安平右營於此,以當北路之衝。其鹿耳門南線天后宮,請先建築砲臺,圍以土堡。」明顯記載古媽祖廟在鹿耳門港道的南線北岸外,廟宇建築已達百餘年之久,並且在歷經清道光3年(1823)的暴風雨侵襲後,依然屹立不搖。尤其鹿耳門為貨物運輸的重要港道,臺郡郊商經常往來於府城與鹿耳門之間,遂自清代中葉以後,鹿耳門古媽祖廟逐漸由臺郡三郊負責管理,一如府城水仙宮、海安宮等皆屬於臺郡三郊祭祀護持的廟宇之一。

臺江內海陸浮之際,因曾文溪在沖毀蘇厝西岸後,一路向西南往鹿耳門口附近出海,使鹿耳門一帶成為新河道出海口,不過新河口四周地勢低平,沙洲散布,水文環境複雜,也導致鹿耳門失去港道機能,地位逐漸被安平大港、國賽港、三鯤鯓等大小港口所取代,終至清道光22年(1842)以前成為廢口,由於往來商旅移民不至,致鹿耳門古媽祖廟香火一度凋零,廟宇也日趨頹敗。不過到了清咸同年間(1851-1874),在臺灣鎮邵連科、曾元福等2任總兵及臺灣兵備道孔昭慈等文武大官領銜發起下,鹿耳門古媽祖廟又有一次重建工程,當時臺澎文武官員及府城三郊商賈等,都有參與捐資重建廟宇的工作,可見雖然鹿耳門港口淤塞不存,但古媽祖廟仍受到府治官商的重視,且仍為三郊管理護持的廟宇。此次重修也留下珍貴的〈重興天后宮碑記〉古碑一座。
<span class="p07b">一、廟宇沿革</span>
二、廟宇的毀滅與重建
清同治10年(1871)7月,臺灣再次出現大風雨,以致曾文溪主流改道向南偏移,下游出海口附近的鹿耳門古媽祖廟,也遭大水所侵,最後被沖毀在鹿耳門溪道之內。不過,當時廟內則被庄民林章、林硯、林白等人奮勇搶救出來,其中主神「鹿耳門開基媽祖」被留置在媽祖宮庄奉祀,附近民家以神明會方式,由值年爐主輪祀;至於十八羅漢佛尊等神尊則寄祀安奉於同為三郊護持的水仙宮及海安宮。此時鹿耳門一帶居民因遭逢天災困頓,生計無力維持,故往後歷年的鹿耳門普渡大祭,也改由三郊總廟三益堂水仙宮代為舉行,著名的三郊「鹿耳門寄普」也成為媽祖宮世代子孫共同感懷的歷史記憶。

戰後,媽祖宮庄民林洋、林天宋、林謀、林銀生、蔡杭、蘇寅、尤石崎、林鬧晚、林廳等仕紳,經過多方奔走後,於今廟現址集資重建「鹿耳門天后宮」。不過廟宇規模簡陋,格局狹隘,僅為媽祖暫居之所,以重整昔日香火,每逢香期,往往無法容納絡繹湧入的香客。1977年,經全臺各界熱心人士組成重建委員會,通過推選林三和擔任主任委員,著手重建「鹿耳門天后宮」,廟宇重建堅持以南方廟宇形式,著重於雕琢精美的傳統藝術,大抵以三峽祖師廟為藍圖再突破之,不過,宮廟正面又為華麗的四重簷新建築形式,可以說是新舊建築兼容並蓄的宏偉廟宇。

另外,在鹿耳門天后宮廟內還有珍貴石碑2座,第1座石碑為清乾隆42年(1777)4月所立「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此碑是1981年11月17日在鹿耳門古媽祖宮遺址出土,落款處刻著「護理福建分巡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臺灣府正當隨帶」,此碑非常可惜,只有上半截,因此無法理解全部碑文內容,它是古鹿耳門天后宮珍貴證物。第2座石碑為「重興天后宮碑記」,此碑則沒有落款年代,但推測石碑約立於清咸豐11年(1861)至清同治2年(1863)之間,此碑在1980年12月26日出土,為鹿耳門古媽祖宮清咸同年間(1851-1874)重建的重要證物。而除了上述兩塊石碑以外,天后宮裡面尚有一塊1961年4月30日臺大歷史系教授楊雲萍所撰文之「鄭成功登陸地點紀念碑」。

而鹿耳門天后宮自從1977年改建以來,便以傳承傳統文化為使命,全力打造廟宇新文化自許,先於1984年舉行「甲子年49天祈安羅天大醮」、1993年起至今籌辦的文化季活動、1997成立「鄭成功文物室」、2002鹿耳門公館落成等皆是新廟會文化盛舉,自茲宮廟效法者眾,是全民的心靈故鄉,也是媽祖的新故鄉!
<span class="p07b">二、廟宇的毀滅與重建</span>
三、鄭成功的創廟緣由之說
如前所述,依據現有文獻史料所載,鹿耳門古媽祖廟為清康熙58年(1719)由官民捐資興建的廟宇。不過,地方民間卻普遍認為,鹿耳門古媽祖廟應為國姓爺鄭成功所草創。這樣的傳說,主要是由於國姓爺攻臺之際,鹿耳門港道水淺難行,無法通行大船,但鄭氏部隊卻逢朔月午後大潮,使大小船隊得以順利進抵臺江內海,楊英《先王實錄》即稱此乃「天意默助也」。此一事件,在江日昇《臺灣外記》有更生動的描述:

成功命設香案,冠帶叩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顧重恩,委以征伐。奈寸土未得,孤島危居!今而移師東征,假此塊地,暫借安身,俾得重整甲兵,恢復中興。若果天命有在,而成功妄想,即時發起狂風怒濤,全軍覆沒。苟將來尚有一線之脈,望皇天垂憐、列祖默祐,助我潮水,俾鷁首所向,可直入無礙,庶三軍從容登岸」。祝畢,令人於斗頭將竹篙探水深淺。徐回報曰:「是藩主弘福,水比往日加漲」。成功復問曰:「加漲有多少」?曰:「加漲有丈餘」,成功大喜,放炮、擂金鼓、打招旗與後面船隻好看跟蹤。
<span class="p07b">三、鄭成功的創廟緣由之說</span>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